1 / 6
文档名称:

脚踏一方土.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脚踏一方土.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脚踏一方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脚踏一方土98370脚踏一方土一(看看我们的土地?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地主立的地界碑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在进行。我们这里所讲的土地改革指的还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改”。?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和近年来耕地面积减少的数据我国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从1995年至1999年,,净增沙化土地17180平方公里。1999年与1996年相比,耕地面积净减1300万亩,平均每年净减433万亩,土地资源形势很不宽松。1996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1997年,,,。?侵占?浪费土地的现象和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的原因非法拆迁和土地荒废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气候、土地条件如何,随便开荒种地、过度放牧;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不管后果如何,肆意砍树割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来就缺水多风,现在土地被蹂躏、植被遭破坏,降水量更少了,风却更大更多了,大风强劲地侵蚀表土,沙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沙丘发育。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变成不宜放牧和耕种的沙漠化土地。二,讲讲土地的故事?关于土地的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地方名俗历史掌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是分封制,分封诸侯制度,,拱卫王室,向国王贡献财物并随同作战~神话传说:铲草兴锄的传说,神农时种庄稼,用石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后来,人们变懒了。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树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草也不死了。没办法,人们拿铲子铲草。地晒干了,铲草费力气。有的劲使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扒,化铲着得劲。从此有了锄。地方名俗:按照汉族的****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关于土地的成语和俗语寸土尺金: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安土重居: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土穰细流: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