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马克思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12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马克思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2010年10月第31卷第1O期韶关学院?社会科学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9)摘要:马克思美学思考的重心是"真善美同一"的人,,这就把握了主体与客体的基本矛盾,并将在人类活动中分离开来的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重新整合了起来,以期切实使主体进入现实自由,"认知世界的自由"说和中期的"改造世界的自由"说及晚期的"感受世界的自由""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且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无疑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关键词:马克思美学;语文教育;认知世界的自由;改造世界的自由;感受世界的自由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7—5348(2010)10—0120一O7马克思美学是整个德国美学的产物,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最先进最深刻的美学理论,康德美学,席勒美学,费希特美学,谢林美学,黑格尔美学,"真善美同一"的人,,这就把握了主体与客体的基本矛盾,并将在人类活动中分离开来的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重新整合了起来,以期切实使主体进入")和意志上的自由现实自由即理智上的自由("真("善")及美感上的自由("美"),"认知世界的自由"说和中期的"改造世界的自由"说及晚期的"感受世界的自由""求真","向善","崇美"[13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2]且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一,马克思美学早期的"认知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马克思美学早期的"认知世界的自由"说突出地表现为"求真"."真"是马克思美学的"现实自由"之一即理智上的自由,,使主体成为掌握客体的主体,通过解决"知与不知,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契合."求真"是主体自由发展即"现实自由"的第一个方面,第一个要素或第一个阶段."真"指的是合规律性,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对象观念化的过程,即在理论指导下从实践中获得"认知世界的自由",是统一于主体自由发展过程之中的,,主体的自由不可能建立在对客体一无所知的基础之上,诚如黑格尔所说:收稿日期:2010—09—12作者简介:杨道麟(1959一),男,湖北潜江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哲学,"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陌生的世界的规律或必然性不为主体所知,它以一种盲目的,自发的,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主体,束缚着主体,限制着主体,使主体陷入完全被动的地位,,,必然性的认知愈深刻,愈准确,愈全面,那么主体活动的自由度就愈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就是主体运用认知图式等向外扩展延伸,并把认知图式等运用于新的客体对象,进而揭示客体对象的未知领域的"黑箱".,主体要获得自由发展就要追求"真",而追求"真"就是追求自由在认知领域的体现,也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必然性,"认知世界的自由""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必须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哺中以"认知世界的自由"说为指导而"求真"即语文智育,它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智力的开发等内容,与语文德育,"认知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突出地表现在语文智育即"求真"上,既使语文教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