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说明书(964)天长市秦栏镇总体规划 (2009——2030年) 说明书第一篇导言第一章规划背景2003年,秦栏镇政府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了《天长市秦栏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并经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这一规划成果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现代工贸型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也牵动了周边的仁和、金集等乡镇向秦栏呈向心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秦栏成为天长市东部发展的中心。2001年原新华、官桥合并到秦栏镇,,如何使镇驻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成为秦栏今后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影响秦栏未来的发展也有诸多的外部因素,主要反映在:(一)建设新型农村的挑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二)“泛长三角”带来的机遇2008年7月,“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吸纳安徽,规划打造“3+1格局的泛长三角”;安徽经济的发展即将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安徽打造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天长市作为安徽东部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无疑会迎来更大发展契机,承担更多产业转移任务。同样,秦栏镇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三)城镇快速发展的挑战由于近年城镇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规划格局逐渐被突破,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上述背景下,秦栏镇人民政府于2009年3月委托天长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上一轮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工作。第二章规划期限本次秦栏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期限分近期、远期和远景期三个阶段:规划基期年为2008年规划近期为2009~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3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以后第三章规划区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区的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管理职能的范围。秦栏镇总体规划将全镇行政管辖范围划定为规划区范围,规划认为将秦栏全镇行政管辖范围划定为规划区范围是秦栏经济、社会、城镇发展的必然,是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客观需要。第四章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符合城镇防火、防爆、抗震、防洪和治安、交通管理等要求,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合理进行用地分类,提倡综合开发建设,创造优良的城镇环境。3、在规划中贯穿系统和动态的观念,注重从更长远的时间段来考虑规划期内的城镇建设与发展,使规划具有弹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处理好各层次规划的衔接问题,力求在近期与长远之间找到平衡点,力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分的弹性和余地。4、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开发时序,实现基础设施有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以“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为指导方针,合理配置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完善镇域道路交通系统,改善镇域环境质量,组织镇域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5、在充分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下,注重城镇景观设计。坚持系统协调原则,使城镇与镇域、市域协同发展。二、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研究和制定城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时,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去,合理、高效的配置各类资源,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地理特色,牧马湖与秦栏河,形成富有特色的城镇风貌。3、“节约用地”原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现状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使用土地。第五章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7、《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8、《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9、《村镇规划编制办法》(GB50188-93)10、《安徽省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办法》()11、《天长市总体规划》(2003-2020)12、《天长市秦栏镇总体规划》(2002-2020)13、城市规划相关专业法律、法规14、全镇统计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第六章对上一版城镇总体规划的回顾与分析原有总体规划是这次规划的基本依据,指导了秦栏镇过去的城镇建设,它们的合理成分(道路网基本骨架、已经实施和控制的用地布局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