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doc

上传人:相惜 2020/1/14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通常由沥青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种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路面结构图沥青面层沥青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三层式结构(表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二级及以下公路采用双层式结构(表面层、下面层)。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等功能。表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因此,它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平整度,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其次要密实不透水,保证路面结构在各种气候下具有稳定的使用功能。同时,表面层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受大气环境的影响最显著,要求面层具有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开裂的能力。表面层通常采用粗型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AC-13C和AC-16C,AC-13C和AC-16C这两种使用最多。中、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和不透水的性能。中面层通常选用粗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通常选用粗型中粒式或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和AC-25C。沥青面层在路面结构中的价格较高,一般情况下对沥青面层厚度应有所控制,但是也不能过薄。各沥青层的厚度应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3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沥青混合料类型最大粒径/mm公称最大粒径/mm符号压实最小厚度/mm适宜厚度/mm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51515--102025--133540-60中粒式1916AC-164050--205060--257080-120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102525--133035-60中粒式1916SMA-164040--205050-80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GFC)-102020--133030-40此外,在各沥青层中必须至少有一层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基层、底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沥青面层主要起功能性作用,而非承重层。承担承重层作用的主要是基层。基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由于底基层是次要承重层,因此对材料质量要求较低,可更广泛地选择当地材料,以节约造价。沥青路面的基层按材料和力学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或无结合料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和刚性基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3种。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主要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二灰)稳定类。半刚性基层的板体性较好、整体强度高,可以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刚度。半刚性基层的主要缺点是收缩开裂和不能很快排水。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会引起反射裂缝;半刚性基层强度很高,致使半刚性基层本身非常致密,几乎成为完全不透水的层次。从面层下渗的水只能积存在面层与基层之间,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基层表面逐步破坏,成为灰浆,并通过面层的裂缝挤到路面上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唧浆”,成为沥青面层水损坏的重要原因。垫层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