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单位资产与投资监管的思索投资管理论文由于机构规模、作用发挥以及其他历史原因,我国事业单位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事业单位在改革和发展中也遇到种种困难,其改革相比政府机关和企业的改革更难一些。相当部分事业单位职能界定和经费取向,处在一种似政非政、似企非企的夹缝中,改革和发展处在两难境地。中央级事业单位从经费保障情况来看,在预算总规模上基本满能足需求,但结构上却不尽合理。而地方上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经费保障都相当困难,有的事业单位甚至人员经费都成问题。本文主要关注中央级事业单位的财务资产及对外投资管理问题。1财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1预算编制方面从预算管理的原则来看,目前的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经费补助和经费自理3种类型。按道理讲,不同类型的预算管理单位,预算编制方式、预算规模、预算执行、项目组织实施、开支范围应该有所区别。但是从目前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差别仅在人员经费的核定,项目经费包括资产购置基本上没有差别。由于没有按照业务和人员的定额标准进行,导致部门预算编制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项目预算的核定、资产的购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每年的预算编制基本上都是预算编制人员和主管领导凭感觉操作,所谓专家评审基本上是走过场。基本建设投资是国家预算的重要途径,资金量相对较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基本建设预算却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预算编制非常粗糙,远远落后于部门预算的深度[1]。1·2预算管理及执行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是造成预算编制工作科学性较差的原因之一。由于对预算的检查重点都放在了支出进度、资金使用是否与预算一致等方面,因此没有人关心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上级单位主要关心钱花得怎么样,却很少关心钱要得合适不合适。每年强调预算支出进度也是预算工作的误区,这样极容易造成突击花钱,不讲程序,不讲效率,甚至出现乱花钱和腐败现象。1·3资产配置方面目前的中央级事业单位类型很多,分布很广,管理体制十分复杂。有的单位成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有的是进入21世纪才成立的,经济基础不一样,所占有的资产量差距也很大。由于资产配置没有统一标准,单位之间存在严重的苦乐不均,国家统一调配也很难操作。每年的预算编制很少有人考虑资产存量情况,导致重复配置、闲置浪费、利用率低下的问题非常普遍[2]。特别是对于近年来财政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资产购置,基本上没有考虑存量资产的情况,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产生“不买白不买”的思想。1·4对出资企业的监管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经费、人员和业务发展的原因,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办了一些企业,有的企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是,由于出资主体的事业单位性质,因此对企业的监管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人事、分配、奖惩制度严重滞后,科学、有效、通行的企业考核评价机制没能建立起来。1·5国家对事业单位办企业的管理政策近年来,国家针对事业单位出资办企业在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和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重大经济活动均需履行上报审批手续。事业单位在进行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活动中需要遵守这方面的政策,但作为企业的股东单位又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这种管理体制给事业单位办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2如何切实做好财务资产管理工作2·1切实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