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四川公务调资从七月开始方案具体是.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公务调资从七月开始方案具体是.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1/1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公务调资从七月开始方案具体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公务调资从七月开始方案具体是四川公务调资从七月开始方案具体是篇一四川省筠连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四川省筠连县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筠连县位于四川省南缘,宜宾市西南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度带,县境东邻珙县,西接云南省盐津县,北毗高县,南连云南省彝良县、威信县。,,。境内山岭层迭,峰峦叠嶂,怪石林立,起伏不平,山势从南向北呈梯形伸展,地面自东向西逐步抬升,形成西南高、东北低,水向北流的独特地形,介于东经104°47′20″,北纬27°50′37″至28°14′08″之间,属盆周边远山区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径流深842mm。据2008年度统计,人均占有水量为2642m,水资源丰富。二、社会经济状况全县辖9镇9乡(其中高坪、团林、联合为苗族乡)243个行政村。,。、,,。,(其中:,),,粮食总产量1713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757元。三、,但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雨多集中在五至十月,而八、%以上,并以洪水形式流走形成旱、洪灾害。一是降雨量分布不均,时空分布变化很大,受季节的严重影响。冬、春两季由于西北利亚高空高压东移和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迭加,雨量相当少。%,%左右。不同海拔高度降雨量也不同,总的趋势是一定高程范围内随着海拔高程的增高而增大。二是多高温和多旱灾。一年内冬春旱、夏伏旱交替出现,平均旱象发生频率为:冬旱出现频率为26-40%;春旱出现频率为28-40%;夏旱持续时间25天以上较为普遍,最长为48天(1966年);伏旱也较为频繁。我县由于冬春少雨因此春夏旱的发生已成规律,甚至突出。据我县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从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间,我县共出现夏旱8年8次,%;出现伏旱3年3次,%,合计共出现夏、伏旱11年11次,总频率50%,即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出现。综合解放后33年来共出现大旱3次、解放后的22年间出现夏、伏旱11次以及《筠连县志》所记载的若干旱情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我县的干旱规律:二至四年一小旱、六至八年一中旱、十三至十五年一大旱、百年有一次特大干旱。因此总的来说,我县的干旱情况是比较严重突出的。1、洪灾我县由于夏秋多雨,%,加之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上涨,往往泛滥成灾。据资料统计,从1959年到1980年的22年间,我县共出现偏涝10年12次,%。也就是说,平均两年多就有一年要出现洪涝灾害。2、冰雹灾害我县是一个冰雹多次发生地区,在历史上极其频繁,有时一年要发生四五次,一般每年都有发生。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从59年至80年的22年间全县有10年出现冰雹,共出现17次,%,平均每年近一次。发生最多的是1979年,共三次。我县冰雹出现的时间有早有迟,早的曾出现在3月28日,迟的出现在11月3日,但以七八月出现的次数为最多,约占出现总数的47%。雹期出现时间长,持续可达八个月,这在其他地方都是少有的。3、风灾据我县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从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间,我县共出现大风110次,平均每年5次。大风出现的时间以八月份为最多,其次是七月份,再其次是五月份,一月和十二月无大风出现。四、,%,,%;,,%,,%,,%。,。耕地利用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第二节小型农田水利现状一、县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分布及完好程度我县有各类中小型水利工程8019处,其中:中型水利工程一处(龙碗大堰);小(二)型水库11座,引水堰1876条、3185km;山坪塘51口;提灌站45处,石河堰1处;机电井6处,微水池5820口,其它工程208处,总蓄引提水能力为5577m。县城及乡镇场镇供水站(公司)55个。建设村级供水工程232个,扩建乡镇供水工程4处。这些工程在全县的城乡经济发展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