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第六单元 单元总结.ppt

格式:ppt   大小:90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单元 单元总结.ppt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1/15 文件大小:9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单元 单元总结.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0新亮剑高考总复****单元总结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建模分析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中的相关计算例如:双链均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4N的培养基中繁殖:读图可知,复制n次后:(1)子代DNA分子数:2n个,其中含有母链(15N)的2个,不含有母链(14N)的(2n-2)个。(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其中2条为亲代脱氧核苷酸链(15N链),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2)条。(3)若DNA分子含a个某种碱基,则需要含该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其中第n次复制,需要含该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案例示范(2017年海南高考)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后一比值等于1解析由于双链DNA中碱基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G的数量等于C的数量,(A+C)/(G+T)为恒值1,A项错误;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A+T)/(G+C)的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项错误;(A+T)/(G+C)与(A+C)/(G+T)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项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A+C)/(G+T)的值等于1,D项正确。D答案解析巩固训练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关于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表述最准确的是( )。 ~10条解析以细胞中含两条染色体为例,作简图如下:可见,连续培养2代,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1或2条,推知体细胞含10条染色体的生物的细胞,用3H-胸腺嘧啶标记,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10条。D答案解析科学思维:建模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是科学研究中对复杂事物的一种简单的描述方法,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事物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述。通过模型,抓住事实的最主要的特征和功能,以简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和功能,它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最本质的东西,以便预测和指导实践。生物学研究中通常建构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这里说下物理模型建构: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型建构与展示,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而且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物理模型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与价值观。建构物理模型的前提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在建构物理模型前需要通过观察、统计、实验、查阅研究史料等方法掌握模型对象的特征,寻找合适的模型展示方式,选择恰当的模型建构材料。在建构过程中,遵循先大后小、先简后繁的原则,由表及里、先框架后细节进行逐步建构。初步建构完模型后,还需要进一步审查模型的科学性和美观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从而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的主要特征。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作为学****细胞结构的具体内容标准,在遗传的分子基础部分建议开展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介绍建构物理模型方法和过程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自己动手,科学而有创造性地建构物理模型。某同学为制作一个DNA分子片段模型,准备了8个碱基A塑料片,10个碱基T塑料片,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各36个。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C塑料片的数目是( )。 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基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题干给出了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各36个,因此最多可以组建36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于DNA分子中A与T配对,因此8个碱基A塑料片,10个碱基T塑料片,最多组建8个碱基对,因此剩余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数为36-16=20个,由于G=C,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C塑料片的数目是10个。B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