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doc.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doc.doc

上传人:yinglingdi 201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一、指导思想: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特开展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二、活动意义:1、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神,丰富师生精神文化世界,培育博学、多思的深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4、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三、活动内容:1、参赛对象:三至九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2、诵读内容:国学经典(如《弟子规》、《论语》等经典)。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朗诵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每个节目时间3-8分钟为宜。4、比赛时间:20**年10月18日(周五)5、比赛地点:电教室四、评比奖励办法: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学生组成评委会,根据各参赛班级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不记名打分。2、根据比赛情况评分,去掉两个最高分,去掉两个最低分,以总分累加排名。分别设立三个段:三、四年级一个段,五六年级一个段,七八年级一个段。每个段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若干名。3、学校将对获一等、二等、三等奖班级颁发奖状。五、活动流程:(一)主持人致词(二)诵读展示(三)评奖(四)领导讲话(五)颁奖六、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内容(20分)1、所选内容国学经典(如弟子规)等。语音(20分)1、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正确度、流利度、咬字、声调。(优:10分;中:8分;差:6分)2、能正确把握诗歌节奏,韵律明显。把握节奏,诵出韵律。(优:10分;中:8分;差:6分)精神面貌(10分)精神面貌、造型、道具、台风等。(优:10分;中:8分;差:6分)脱稿(10分)背诵要求脱稿,如不能脱稿每章节酌情赋分(优:10分;中:8分;差:6分)技巧(20分)1、朗诵感情丰富,动作表情协调自然;(优:10分;中:8分;差:6分)2、参赛者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感染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