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区中介机构审批监管办法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涉行政审批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经营风尚,促进中介机构经营服务行为规范,根据《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涉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在我市从事涉行政审批中介经营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为中介机构),同时指依法登记设立,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有偿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一)法律、财务类中介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资产评估机构等。(二)市场交易类中介机构。即各种经纪商、科技中介等组织。(三)市场监督鉴证机构。即从事计量检查、商品检验、质量检查、价格认证、从业资质认证等监督市场活动的组织。(四)咨询类、测绘类、培训类机构和自律性行业组织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其他中介机构。第三条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是指市中介机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中介机构自查自评情况,以该中介机构基本信息和日常信息为依托,对各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中介机构诚信评价初评意见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其信用等级的系列工作。第四条信用等级评价不向中介机构收费,不增加中介机构负担,滚动评价,不搞终身制。第五条信用等级评价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市中介机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组织及等级确定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的组织和初评工作。第二章信用等级评价内容第六条信用等级评价采用百分制,根据中介机构评价分数将中介机构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并记入诚信档案。其中A级比重总体上不超过20%。A级为信用优良,评价分数应在90分(含90分)以上;B级为信用一般,评价分数应在75-90分(不含90分);C级为信用缺失,评价分数应在60-75(不含75分);D级为信用严重缺失,评价分数应在60分(不含60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中介机构,一律定为D级:(一)采用欺诈、胁迫、贿赂、串通等非法手段承揽业务的;(二)发布虚假信息,出具虚假报告和其他证明文件的;(三)索取、收受合同以外酬金、财物或利用职业便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四)满一个会计年度,但不提供评价资料等不配合信用评价工作的;(五)其它被认定为信用严重缺失行为的。第七条中介机构信用等级主要从规范执业手续、遵守法律法规、推行办事公开、建立执业档案和恪守执业道德等方面内容进行评价。(一)规范执业手续。各类证照齐全且合法有效,资产财务情况透明规范,从业人员数量、资格和劳动合同签订符合规定要求,经营场所固定;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有关事项或办理备案手续,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及时办理证照变更、年检手续。(二)遵守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合同,依法及时纳税,不超出范围执业,不出具虚假报告,不泄漏商业秘密,不违规转包挂靠,不出借资质牟利,无不正当竞争,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无不良信贷记录。(三)推行办事公开。印制便民服务指南,建立各类信息公示制度。将机构名称、经营地址、联系电话、执业资质、服务项目、收费依据、承诺时限、操作流程和信用等级等内容向服务对象公开。(四)建立执业档案。妥善保管各类账簿凭证、执业记录、委托合同等有关资料。工作台账资料全面、清楚。(五)恪守职业道德。服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