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依法行政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依法行政论文.doc

上传人:w3332654 201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依法行政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依法行政论文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末,20年来,中国受到种种政治运动的干扰,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现代化建设主题,现代化事业遭受严重损失。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可喜成绩,但曲折和失误造成的损失则难以弥补。(三)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来掌握,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6—95页。)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并反复强调“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含义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的范畴,也包括精神的范畴,即包括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思想的现代化。而这些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来解决。因此,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指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大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工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多年中,中国在生命科学、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在面向产业的材料、纳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