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大学学科与科研发展规划.doc.doc

格式:doc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学科与科研发展规划.doc.doc

上传人:303250842 201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学科与科研发展规划.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学科与科研发展规划为推动我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xx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前言xx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后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既是学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育人使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参与国际竞争,占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在解决中国乃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选择。合校十年来,经过深度融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不断加强,学校综合实力得到体现和提升。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学科环境日益优化、总体实力全面提升;自然科学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经费稳步增长、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成果产出丰硕、国内国际影响不断提高;学科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关注重大战略需求、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资源充沛,科学研究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规划更宏伟的发展蓝图。但是,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科综合优势有待进一步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建设亟需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内领先的学科偏少,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还不多,高层次学术带头人还不足;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还需不断提升。未来十年,是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全面改善国计民生、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十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推进,学校学术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外部环境。东北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战略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只有立足于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夯实基础、提升质量,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才能立于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中担当重任,在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贡献;才能在传承历史、创造文明、造福人类、引领进步的时代浪潮中留下吉大人的脚步和声音。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学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学校学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立足前沿、优化结构、内涵发展、注重创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育人优先和服务国家与社会,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增强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瞄准国际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学科与科研体制改革和创新,到2020年,使部分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若干重点建设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探索建立现代大学新型科研管理制度,构筑起学科内涵发展与科学研究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学术创新体系,使学校成为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三、主要任务紧紧围绕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荣校”的发展战略,以学科体系建设为引领,加强学科内涵发展,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坚持“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建设模式,抓好科研体制创新,在关注科研总量的同时,更加关注科研的质量,更加关注科研的育人功能,努力搭建学科与科研支撑平台,产生一批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着力整合学科资源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形成有利于发挥学校综合优势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结合创新体系建设,搭建学科大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渗透。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注重学科分类指导,下移管理重心,整合学科资源,实施重点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学科群。推动学科建设体制改革,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学科建设规划,推进学术管理创新,为学科发展奠定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新兴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的生长,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具体指标:到2015年,在国家开展新一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