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岚-皋-巴-文-化-浅-析岚皋巴文化浅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岚皋县的巴文化研究做一简要发言。略述管见,就教专家,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指出不妥之处,帮助岚皋巴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巴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也是一个古国的名字,其历史能够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巴人及其部族逐步形成了一支重要的地域文化,即巴文化。巴文化同其它地域文化一样,在产生、形成与发展中,与其周边的民族文化长期发生冲突与交流,反映出自己的独特风韵,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文化在岚皋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印记,它反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下面,我就岚皋巴文化的探源、表现形态、现状与发展作一简要发言。一岚皋巴文化探源岚皋位于陕西南沿、大巴山北麓,系北方地域、南方水系。县城东35公里与平利县毗邻,南42公里与重庆城口交界,西63公里与紫阳县接壤,北45公里与汉滨相连。全县总面积1956平方公里,辖15镇,人口17万。岚皋历史久远。1958年西北大学历史系师生下放岚皋劳动时,在县城肖家坝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1981年经考古发掘,采集陶片有夹砂褐陶和泥质红、灰陶。陶片纹饰有绳纹、划纹、弦纹、附加堆纹及白衣黑彩。可辨器型有鼎、罐、鬲、尖底瓶等。其纹饰、器型均与以大溪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早期巴文化陶器类同。遗址中还出土有经打制和磨制的石斧、石铲、网坠、石核、砺石等。此外,遗址中还发现有汉代绳纹板瓦、简瓦,唐代手印砖、铜锤及元代兽面瓦当等。考古证明,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就有先民在岚皋这片土地上就食巴山、饮水岚河、世代相承、繁衍生息。考古有证、又处巴地,那么,现今岚皋人的先民是否就是巴人?与巴文化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岚皋地缘与巴文化的关系翻开中国地理图册,北纬29°-33°,东经100°-110°涵盖的武陵山、大巴山广袤区域曾为巴地。据专家考证,巴国及其族人活动的疆域,从夏商时代到春秋战国之际有很大的变迁。夏商时代,巴人主要活动在沔水中游,另有一支以巨蛇(青龙)为图腾的支系活动在今洞庭湖一带。西周初年,巴立国于南土,与楚、邓、濮为邻,其活动范围大致在今陕西东南部的汉水流域到今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地区。春秋战国时代,巴国入川后,向西、向北发展,其疆域“东至鱼复,西至棘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控制了以嘉陵江、长江、乌江流域为腹心,包括今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地区。至巴为秦所灭,巴人及其族群仍在上述区域繁衍生息。中国最早的地里著作《尚书·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惟梁州”。唐代学者对此也有阐述,认为梁州既为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北接汉中”,说明巴人建国与活动的主要范围就含盖了安康地区。1986年安康市王家坝商周遗址出土的史密簋,可谓是巴人在安康的铁证。此外,中外专家学者已认可大巴山为巴人及部族建国和活动的主要区域,而岚皋位于大巴山腹地。因此,地缘造就了岚皋先民与巴人、巴族及其巴文化割舍不断的血缘。“遂听还巴”与岚皋巴文化的关系《华阳载:“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帝将讨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其意,遂听还巴…”。从这一大段记载来看,说明了巴人积极地参加了高祖灭秦的战争,特别是阆中巴人范目具有战略眼光,说服高祖招募巴人灭秦。其次,刘邦平定三秦后,对巴人皆遣还巴中或遂听还巴,允许巴人回归故乡。当然,实际上也有相当部分巴人留在了陕南一带。由此认定,岚皋先民中就有当年滞留陕南一带的巴人。二岚皋巴文化的表现形态常言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一方文化灿烂一方水土。岚皋的地域文化与巴文化有着解不开的渊源,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很难以一个规范的定义来考量岚皋地域文化与巴文化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16年巴国被秦所灭后,至唐宋,巴人后裔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土家族。明清时期,陕南曾经历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其中包括有湖北、湖南、四川土家族居民迁至安康各县。既然巴人演化为今天的土家族人,那么,岚皋在接纳湖川土家族移民以及经历土家文化与岚皋土著文化交融后,我们审视岚皋的巴文化表现形态时,大能够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文化为参照。口头传统和表述岚皋方言虽有十里不同音,隔山不同调之称,但都属西南官话系统,其调值及音变规律甚至直接近似于今巴文化传承地域湖北话和四川话。如古泥、来母混读(既鼻音N与边音L不分),古匣母蟹摄开口二等字“街、鞋”等字读ai韵(上街读上该,鞋子读亥子),以及“陈、程”不分,“京、津”不分等等。还保留有西南官话特有词汇,如棒老二、背老二、靸片儿鞋、崽娃儿子、告洋入(种洋芋)、人客(客人)、鸡公鸡母(公鸡母鸡)等等。岚皋人世代口耳相传的传说具有传承历史和教化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