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集体备课记录.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集体备课记录.doc

上传人:q1188830 2020/1/2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集体备课记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集体备课记录日期::孙利华、吴晓红、夏云娟、俞霞芳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研讨记录:蒋燕衔:各位老师,今天我们集体备课就六年级下册教材《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第二课时进行研讨,下面首先请孙利华老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孙利华:《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课文描写作者偶遇扫路人以及与扫路人短暂的交谈,表现了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人生的主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人生经验不多,对人的思想心态历程理解不深,这是理解上的难点。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致传神。第二自然段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比喻贴切,想象奇妙。第三、八自然段的人物对话描写,通过老人朴素的语言,表现出老人的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这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文中的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蒋燕衔:下面就请孙利华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预案。孙利华:我的教学程序分三点进行(一)朗读感知内容,加深理解内容在第一课时里,已经学****生字,初步朗读课文了,并给课文分了级,在这个课时的开头,我就要求全班再朗读课文,顺便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目的在于多读就能多悟。(二)紧扣内容,解决问题我开门见山地说明今天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体会天游峰的“险”;2、体会扫路人的“乐”;3、体会作者的“情”。下面逐个解决。1、体会天游峰的“险”先出示问题: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这个问题在提出:就能把学生引到学****第二、七自然段中,学生在找出不同的句子,我就顺势板书:天游峰:九百多级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废然后再让学生读,想象天游峰的险,引导学生体会登峰的不易,为下面体会扫路老人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作铺垫。2、体会老人的“乐”:接着要着手解决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天游峰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了便于授课,使教学程序更加有条理,我把以上的大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的小问题:(1)这是一篇写什么为主的文章?(2)写人的文章就一定抓往人物的什么来写?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老师就依次板书:外貌、神态、动作、语言;(3)分别找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这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我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在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感受到人物的特点。(设计目的:1、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老师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降低了难度,便于学****2、在突出学****重点时,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让学生找相关句子、读相关句子、悟相关内容,但不是乱找、乱读,而是按一定的顺序找,既使学生主动思考,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3、体会作者的“情”。提出问题:课文表达了作者能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看出?学生就会找出相关的两个句子:(1)30年后,我再来看您!表达出了对老人真诚的祝福,祝他长寿;(2)“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表达出作者对老人怀着崇敬之情,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理解了这个问题,就为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打下了基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