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1/2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木头凳高级中学曹仕文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你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一、教材分析《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语文必修5教材中,第四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是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本文首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其次,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文法”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学****本篇文章,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无论是从全文来看,还是从每一部分来说,都条分缕析。所以,理清思路,归纳概括文章的要点,是突破本文的关键。按照作者叙述的详略,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文掌握的重点。另外,本文中作者所提出了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它们的准确理解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情况,须从局部内容的分层归纳上去解决问题的。二、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关于=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基于此,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略)四、教法学法㈠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1、三读:通过在预****的基础上速读、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掌握课文知识。2、设置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和视频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说明对象。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4,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比较他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㈡学****方法:精读研究法: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对比学****法: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五、教学过程㈠课前预****初步了解课文内容。。㈡,激趣导入利用视频《唐代木亭模型》来引入全文,并且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感知“斗拱”这一概念,接下来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建筑,简要地介绍作者。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和直观感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速读课文,归纳全文思路。速读之前,老师予以指导:本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其实就是给文章分段,然后总结段意。,思考探究学生了解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但“中国建筑的具体特征”却还不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析每一段的具体内容。鉴于此,我给学生设置两道思考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第一组研究第一题,第二组研究第二题,规定时间内,同桌互助合作完成这项任务。这两道题是:(1)请把梁思成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建筑的9大特征,再从3个角度高度概括一下。并据此,复述中国建筑的特征。(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