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红蕾读后感(10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蕾读后感(10篇).doc

上传人:164922429 2020/1/23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蕾读后感(10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红蕾教育文摘》有感一即墨美术学校赵财昌“走上讲台,你就是班主任”这句话是戴老师在今年的七年级级部会上发言说的一句话,当时听到以后我感触颇深,想到了戴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几天来,翻阅《红蕾教育文摘》有关文章,特别是在我读到《裴斯泰洛齐谈教学》中的部分内容时,这句话突然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深刻起来,是啊,“走上讲台,你就是班主任”,这话说的多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多么的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它反映了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作为一名物理任课老师,我所面对的学生犯错误多发生在课堂上,原因无非是学生不认真听讲、说话、扰乱课堂纪律等。开始的时候出现这种状况是,我总认为这些孩子的自律性太差,或者和归因于学生对于副科的不重视,这样的想法给了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处理起来也简单了许多。教育大师裴斯泰洛奇说过:无论何时,只要儿童对学习漫不经心,并明显的表现出对课程缺乏兴趣,教师就应该始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恰恰忽略的就是这一点,忽略了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态度。看到学生的错误,没有深思出现的原因,仅仅用简单的方法解决,虽然有时保证了课堂,但丢掉的却是很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兴趣是学生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即使对科学课不重视,但假使能够让他们有兴趣,也同样能够保证顺利的上一节课,我们应该尽力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而不是通过枯燥乏味的讲解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一点点的厌倦课堂,从而慢慢的丧失对这门课的兴趣,在学生寻求别的乐趣,导致课堂纪律乱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走上讲台,你就是班主任”这样一种态度和责任。其实,把这种责任和态度坚持下去就是不平凡,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坚持。读《》有感二每次拿到《》,总是爱不释手。首先吸引我的是封皮的插图,美轮美奂的,总是带给我无限遐想的空间,由此也足见编者的智慧,从细微之处入手,让拿此书的人感到温暖,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洗涤。看着插图,便忍不住翻阅此书。   我很喜欢开卷篇的一些小文章,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那些文字却充满了生命力,它们会变成精灵一样与我们的心灵对话,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开阔,让我觉得一篇小小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所得到的启示就会不同,从不同的话语和人物入手,也会收获不一样的果实,只要肯用心,只要肯思考,只要心中有一份对教育的热爱,就会让我们有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  《》知识涵盖面非常广,能够满足不同老师的需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选择阅读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毕竟是同一个职业,面对的都是孩子,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各自的感受,提出自己的建议,书写自己的疑惑,在碰撞中共同成长,让我们在教育事业的这条大路上奏响人生的凯歌。   读教育家的名言,像一盏指路的明灯,让我们更坚定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信念。同行老师的真诚语句如同涓涓流淌的小溪,述说着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曾经遇到过一样的问题,我们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一样的问题,原来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效果差别会那么大,有些事情原来可以那样去处理,读着读着,我们的思想如同行了万里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课改与课堂教学栏目,让我看到了各位老师的智慧,近距离的接触名师,让我感受到了课堂追求智慧教学的魅力。感受到了高超的语言技巧所展示出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高质量的设计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能动性,看后受益匪浅。   教师的教育随笔更是让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看似错事却也能够变成好事,而且如果我们处理得当,会大大的提高教育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也会从中受益。每每翻阅《》,总会不时的给我一种惊喜,让我的思维模式也在跳跃中补充着新鲜的血液,让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作为教育者的自豪。   《》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前进路上的指航灯。读《红蕾教育文摘》有感三   从开学至今,我们已经发了三本教育文摘,不瞒各位,除了第一本因为是在假期发的,使我能够有时间细细的品读外,其余两本实在是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只是挑了几篇题目比较吸引我的略微读了一下,读的不细不深,体会必然也就不那么深刻,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想把自己粗浅的一点体会老师们交流一下。              在我所认真学习的这些内容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篇内容《批评教育的智慧》和《裴斯泰洛齐谈教学》中的部分内容。我个人认为这两部分内容是有内在联系的,都与批评有关:一个是说教师在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用智慧化解矛盾;另一个是说面对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时,教师不能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一味的批评教育学生,而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