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zhufutaobao 2020/1/2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拔罐疗法一、拔罐的种类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1、火罐火罐是指通过燃烧罐内空气的方法用来拔罐的器具。2、水罐水罐是利用空气热膨胀原理,通过蒸汽、水煮等方法用来拔罐的器具。3、抽气罐用一种特制的罐具和一个抽气装置构成并通过抽吸方法用来拔罐的器具。4、针罐法针罐法是指针刺与拔罐相配合的治疗方法。二、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1、罐具根据病症、操作部位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罐具,罐体应完整无碎裂,罐口内外应光滑无毛糙,罐的内壁应擦拭干净。2、部位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疗部位。以肌肉丰厚处为宜,常用肩、背、腰、臂、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3、体位应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4、环境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环境温度应适宜。5、消毒①、罐具:对不同材质、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玻璃罐用2000mg/L的84消毒药液浸泡(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或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对用于刺络拔罐或污染有血液、脓液的玻璃罐应一罐一用,并用2000mg/L的84消毒药液浸泡2h(疑有乙肝病毒者浸泡10h)。塑料罐具,可用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②、部位: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应用针罐法时用75%%~1%碘伏棉球在针③、医者:医者双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应用针罐法时应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二)、施术方法1、吸拔方法A、%乙醇棉球,一手握罐体,罐口朝下,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摇晃数圈随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卷)或95%乙醇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2cm的95%乙醇棉片贴于罐内壁,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B、~3min,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罐口朝下)夹起,迅速用多层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罐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然后轻按罐具30s左右,令其吸牢。(勿超过壶嘴)在小水壶内煮沸,至水蒸汽从壶嘴或套干壶嘴的皮管内大量喷出时,将壶嘴或皮管插入罐内2min~3min后取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C、抽气罐先将抽气罐紧扣在应拔部位,用抽气筒将罐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使其吸拔于皮肤上。D、其他罐如拔挤气罐、电磁罐、远红外罐、药物多功能罐等,可根据其说明书操作。2、应用方法A、,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动作要迅速准确。必要时也可在闪罐后留罐。,使局部皮肤潮红,甚或皮下瘀血呈紫黑色后再将罐具取下。留罐时间可参见附录B。(常用凡士林、医用甘油、液体石蜡或润肤霜等),也可用温水或药液,同时还可将罐口涂上油脂。用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推罐时应用力均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