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0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论文.docx

上传人:2024678321 2020/1/28 文件大小:3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齐齐哈尔大学操作系统课程综合实践题目: 段页式存储算法班级:计本13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年 6 月段页式存储算法摘要: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都各有其优缺点, 分页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内存利用率, 而分段系统则能很好滴满足用户需要。对两种存储管理方式“各取所长”,则可以将两者结合成一种新的存储管理方式系统。这种新系统既具有分段系统的便于实现、分段可共享、易于保护、可动态链接等一系列优点,又能像分页系统那样很好地解决内存的外部碎片问题,以及可为各个分段离散的分配内存等问题。把这种结合起来形成的新系统称为“段页是系统”。关键字:存储分配;内存块;进程一、实训内容与目的1、内容编写程序完成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存储分配、地址重定位和缺页中断处理。1)为一个进程的内存申请(多少个段,每个段多大)分配内存,当一个进程(完成)结束时回收内存;2)对一个给定逻辑地址,判断其是否缺段、缺页,若不缺段、不缺页,则映射出其物理地址;3)若缺段则进行缺段中断处理,若缺页则进行缺页中断处理。假定内存64K,内存块(页框)大小为1K,进程逻辑地址空间最多4个段,每个段最大16K,进程驻留集大小为8页。假设进程运行前未预先装入任何地址空间,页面淘汰策略采用局部(驻留集内)置换策略。输出每次存储分配/回收时,内存自由块分布情况、相关进程的段表和页表信息。目的1)加深理解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存储分配(和回收)方法;3)深入了解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重定位(即地址映射)方法。4)深入理解段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缺段、缺页中断处理方法。二、主要设计思路和流程图1、设计思路1)内存大小为64K,页框大小为1K,驻留集最多放8个页,在初始时所有块都空闲,并输出空闲状态和所有可用的空闲块。2)进程、段表和页表均用结构体数组存储,其中每个进程对应一个段表,每1个段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页表。每次查询一个页时,要通过进程号找相应的段,通过段号找到该页。3)给出一个功能菜单,用户可以选择“创建进程”、“结束进程”、“查看内存”或地址映射。4)当用户选择“创建进程”时,现输入此次内存的总需求,即段号和相应的页数,并保存在一个全局的二维数组中,用于后面每个进程空间申请的数量的检查。用户分别输入进程号,每个进程需要的段数,段号和相应的页号,并标记好是否要调入驻留集。输入完成后,系统进行内存空间和驻留集空间的检查,若均未满,则分配成功;如果内存已满,则此次分配失败;如果驻留集已满,则修改溢出部分的标志位(即P位)。5)分配好空间后,将输出每个进程相应的段表和页表项。6)当用户选择“结束进程”时,清空该进程的段表和页表,修改标志位,释放掉在内存中的空间。7)当用户选择“查看内存”时,输出当前在内存中的进程个数、已用的内存块数和空闲的内存块数,并显示所用可用的空闲块。8)当用户选择“地址映射”时,先输入想查找的进程号,在检验正确的情况下,输入段号和段内偏移量,判断段的标志位,若该段不在驻留集中,则为虚段,进行缺段中断处理;若在驻留集中,检验偏移量是否越界,在不越界的前提下,根据偏移量计算页号并判断页的标志位,若该页不在驻留集中,则为虚页,进行缺页中断处理,若在驻留集中,则计算出相应的物理地址并输出。程序流程图总体流程图Init()othersMenu(); Exit;choice1 42 32Apply_Mem() Finish_Pro() Check_Mem() Addr_Exchange()Alloc_Mem()是否缺段、页页否是给出物理地址FIFO_Strategy()Print_Table()Print_Table()(2)进程创建流程图Inputseg_sum_numInputseg_sum[i][0],seg_sum[i][0]输入段号和相应的页数Inputpro_numprocessCount+=pro_numpro_numpro_num<=0||pro_num>Pro_sum_sizepro_num>=0&&pro_num<Pro_sum_sizei=0,i<pro_numInputProcesses[i].pro_id;InputProcesses[i].Snum;i++;Intj=0,j<Processes[i].SnumInputProcesses[i].Segments[j].seg_id;InputProcesses[i].Segments[j].is_p;J++;3Processes[i].Segments[j].is_p01Intk=0;k<Processes[i].Segments[j].Pnum;k++Intk=0;k<Processes[i].Segments[j].Pnum;k++InputProcess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