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论文1从深层次分析,影响我国启动房地产市场不力的几个主要问题为发展房地产业拉动国民经济,政府出台了减少税费、银行降息、公房售给个人、推行抵押贷款、开辟房屋二级市场等诸多政策措施,对促进房地产投资和发展房地产业不能说没起作用,但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我国存在不利于住房产品有效实现的根本的深层次的问题。,消费率低。发展房地产业拉动经济是有条件的,就是房地产品的实现。投资开发房地产最大的问题也是房屋实现。投资开发房地产既起需求效应拉动经济增长,但又有供给效应,并且这是投资本质上的效应。若投资开发房地产不能产生需求效应,不能实现,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只起引鸠止渴作用,并加剧国民经济中房地产品积压。若投资开发房地产品有需求效应,能顺畅出售,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的乘数便大,房地产市场供需运行保持良性状态。但投资开发房地产品有需求效应,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作用大,必须国民有合理的最终消费率和有货币购买力。然而我国近2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虽居民最终消费绝对额也不断增长,但最终消费率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的为6000左右。我国消费率如此之底,是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和人们的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长率积累而成的。这种情况导致产品积压,影响再生产顺畅进行。就拿开发出的住房讲,改革初城镇人均住房3个多平方米,现在不少城镇人均已超过10平方米,并且房价翻了几番。然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到1999年只增长了11倍,而现在各地还在大量投资开发。生产与消费不协调,消费率过低,是房地产难以启动的症结所在。。改革前我国实行低工资制,职工和干部的劳动报酬实际上是以货币工资和实物报酬两种形式付给的。货币工资管吃、穿,实物报酬管住房、医疗、学习等。这与当时“—大二公”的左的思想、体制相适应。住房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转换财政公共融资体制为个人融资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住房基金进入职工工资,由职工个人融资到市场购房消费,政府再不福利实物分房。现在房改中也正是这样在改,—方面给职工住房补贴,—方面要职工货币购房。但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不对称不协调,职工货币购房是马上要将钱拿回来,而政府给职工的工资补贴是雷声大、雨点小。试想现在除沿海城市外,全国绝大多数城镇的年均职工收入才几千元左右,前几年更低。现在突然一下要拿出几万元、十几万元购房确有困难。就是实行抵押贷款,—个月支付本息几百元,不少职工也望而生畏,银行也不敢贷款。本来消费过低,加之住房融资体制转换不对称,使房地产市场的启动更加困难。“二律背反”和人们心理预期失衡。当今要让人们乐于投资购房和启动房地产,关键在于居民心理预期信心十足,消除购房的心理障碍,对未来收支充满信心。但要居民对未来有信心,应有适当的消费政策、制度。消费政策说到底只能调节两个平衡关系:—是个人的金融资产用于投资与用于消费的平衡关系;二是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的平衡关系。用于投资多就用于消费少,用于近期消费多就用于远期消费少。但现在的政策是:—方面鼓励人们投资股票,解决国有企业的筹资问题,变间接投资为直接投资,另—方面又以各传媒宣传鼓励人们到市场购置相对过剩商品,鼓励人们旅游花钱。—方面让人们快花钱,现在就花钱,购买市场当期消费相对过剩商品,另—方面又推出房改、医改、教育改,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