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消防在线|时间:2011-06-09|文章来源:福建厦门消防|作者:福建厦门郭开宇摘要: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5万农民受灾,相当于一个中小规模县的人口;如何加强农村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是消防工作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关键词:农村;火灾;扑救;训练一、农村火灾的特点农村建筑多数为砖木结构、土木和石木结构,其门窗、屋架多为木制材料制成,且有的内隔墙,楼梯、楼板也是使用木材等可燃材料,多数农民在室内和房前屋后堆放较多的柴火稻草,发生火灾后,火势迅猛,极易酿造大面积火灾,在建筑的可燃构件的梁、柱、楼板、门窗燃烧后,在一定时间内,会因失去承重能力造成建筑物倒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农民的消防观念和安全意识依然淡薄,致使农村火灾呈多发态势。特点一:消防基础条件先天不足远离消防队,水资源少、道路复杂、纵横交错,到场时间长,有的甚至难以通行。建筑耐火等级低,可燃物资堆放较多,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易垮塌。特点二:建筑布局不合理,容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和不便于消防人员的扑救。农村建筑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大多以宗亲家族联片建造,没有留出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缺乏水源、消防设施和扑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损失极大。即使消防部队到场扑救,多数由于道路狭窄,水源匮乏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扑救。近一年来,我省福州、宁德、厦门等地相继发生木屋毗邻火灾,扑救难度大,扑救时间长,火灾损失极大。特点三:农村消防条件基础差,农民群众消防意识低,自防自救能力差。1、本中队辖区多数的农村都有着较长历史,虽然个别富裕的农民都建了新房,但是多数都没有依据建筑规范合理布局,正规设计建造,存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随处可见。2、消防规划、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在农村为零概念。翔安区现有5个乡镇(街道),103个行政村(居委会),市政消火栓实有317个,完好282个,可用只有216个,而这216个消火栓均分布在工业集中区、镇中心一代,远离行政村,多数村道消防车通行困难。3、多数农民缺乏灭火常识,发生火灾后不知所措,造成小火变大灾。根据统计分析,农村火灾多发季节为冬季和春节,多发时段为夜间,多发原因为用火用电用气不慎。发现火灾时大多在初期阶段,由于农民缺乏灭火常识,没有采取有效及时的灭火方法,不能将火灾扑灭在初级阶段,最后小火酿成大灾。4、农村通信条件差,电话少,报警不及时,延误有利战机。在火灾调查中发现,多数火灾的第一报警人不是火灾的第一发现人,发生火灾后,第一发现人或火灾受灾户往往是惊慌失措,急于叫人不懂报警或灭火,更有甚者不知火警号码。有的知道报警也说不清楚正确的火警地址,延误消防队灭火的有利时机。5、农村距公安消防队较远,乡镇、农村道路复杂路况差,消防车难以迅速赶到火场。如从翔安马巷消防中队到火灾多发的新圩镇,到最远的村庄村庄要一个小时,等到消防队赶到时,被烧的房子只剩下底座了。特点四:水资源匮乏仍是在扑救农村火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即使消防队在最短时间到达火灾现场,但农村根本没有消防水源,纵然农村有鱼塘,灌溉水塘等,由于经济形式严峻,许多农民已把鱼塘填上另作它用;道路崎岖,要消耗大量时间搬运供水器械,不能第一时间消灭火势,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特点五:部分火场有爆炸和产生毒气的危险。现在农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