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医骨伤科基础》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患的基础课程。讲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诊断、治疗的基础方法,为今后学习骨伤专业各门临床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医骨伤科基础》共十四章,第一章介绍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第二至第八章着重介绍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包括损伤分类、病因病机、辨证诊断、骨关节与神经功能检查法、关节镜及影象学检查等;第九章至第十四章着重介绍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固定、药物、练功、其他疗法及创伤急救等。本课程教学总时数54学时。教学方法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利用X线片、幻灯片、挂图、实物、电影及电视录象等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实行启发式形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既强调中医学术的系统性,又要突出骨伤科的学术特点,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重要学术内容必须讲深讲透,能反映当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成果,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应用型中医骨伤人才。?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教学内容】、发展。。,由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中医骨伤科受到歧视与摧残的历史。,由于正确地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中医骨伤科得到新生与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损伤的分类【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外伤、内伤)。(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新伤、陈伤)。(闭合性、开放性)。(轻伤、重伤)。(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损伤的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目的要求】、外因。。【教学内容】、内因的定义。:包括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及职业工种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节病机【目的要求】、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病理变化。【教学内容】、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损伤后病理变化。【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2学时。第四章辨证诊断第一节损伤的症状【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发热、口渴、口苦、心烦、便秘、夜寐不安、脉浮数或弦紧、舌质红、苔黄厚腻等。如合并外伤性休克,还有相应表现。: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包括筋骨损伤特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等)及脏腑损伤的特殊症状。【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节骨病的症状【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介绍骨痈疽、骨痨、痹证、痿证、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节四诊【目的要求】、闻、问、切四诊方法。、闻、问、切四诊在骨伤科运用要点。。【教学内容】: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全身情况、其他情况。:望全身、望局部。:一般闻诊、局部闻诊。:切脉、摸诊。【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四节辨证方法【目的要求】、气血辨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