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股份回购是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是指上市公司回购其本身发行在外的股份,以达到减资或调整股本结构等目的的一种公司理财行为。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问题,股份回购的运用不同于西方国家,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我国股份回购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前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回购,为单一非流通股回购;第二阶段,2005年6月至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非流通股回购和流通股回购并存;第三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至今,单一流通股回购。其中,后两个阶段所处的时期为后股权分置时代。对这两个阶段股份回购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过渡期,股份回购的运用既具有股权分置时代的特点,又逐渐显现了西方成熟市场股份回购的某些特性,所以,对这一时期股份回购问题的研究既是对股权分置时代股份回购的一个总结,又为全流通时代的股份回购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在股份回购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贯穿其中的始终是股份回购的动因问题。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因进行探讨是后股权分置时代股份回购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在广泛借鉴他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比较、归纳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动因进行全面、细致的探讨,并得出研究结论。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回顾、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框架结构;第二部分是关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一般理论概述,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分置时代和股份回购概念的约定,股份回购的一般方式和股份回购动因的理论假说;第三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论述,包括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法律规范情况、历史进程、主要回购方式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因分析;第四部分分析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因,分协议回购和公开市场回购两种情况讨论;第五部分是对西方国家股份回购的法律规定和监管经验的借鉴;第六部分结合动因分析的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若干建议;第七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①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仅有的9起股份回购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行政色彩较浓,股份回购的动因各不相同,归纳为:合并,为了进一步增资目的,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提高每股盈利,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和盘活国有资产等;②通过对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以协议回购方式回购股份的动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后股权分置时代协议回购的动因有: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平衡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解决低效资产问题,调整公司产业布局,有利于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吸收合并创造条件,完善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公司的财务指标,减少未来可流通股份过度增加对市场股价带来的冲击和收回授予股权激励对象的股票等:③通过对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以公开市场回购方式回购股份的动因进行分析,得出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宣告的回购动因为:提高每股收益,传递价值低估信息,调整公司的股价,有效利用自由现金流量,代替股利分配,返还资金于股东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④后股权分置时代隐藏的回购动因为:规避可转债的回售风险和为公司限售股减持服务。【关键词】,asthehistoricalproblemsofthestatesharesalereform,,therewerethestatesharesandthestate·ownedcorporatesharesbuybackbeforethespiltsharestructurereform,asthesingle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