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及认定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及认定标准.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及认定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及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机动车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猛增,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无视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使得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犯罪也大量增加,严重影响了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小编在此提醒各位驾驶员朋友安全出行,严格遵守各项交通法律法规。如若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请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用正确的姿势来应对。在此,小编结合常见交通肇事问题,收集整理了以下裁判观点,供大家参考。【假设1】如果你与朋友聚会时喝了点小酒,酒后你认为近期检查的不严,驾驶车辆从学校经过,高速在校园道路上驾车,造成一同学重伤,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答案是肯定的。【关键问题】校园道路是否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890号,李启铭交通肇事案【裁判要旨】2004年公布施行的《道交法》修改了“道路”的含义,扩大了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将“道路”的范围明确为“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这样,就把单位管辖范围内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路段纳入“道路”范围【假设2】如果你没有撞到他人,而是撞到了一棵树,造成你自己重伤,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答案是否定的。【关键问题】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使本人重伤的,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4集[第898号]郑帮巧危险驾驶案【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裁判要旨】单纯的自损行为不构成犯罪,对《解释》中“致一人以上重伤”中的“人”应当作不包括本人的限缩解释,《解释》中规定的致“人”死亡、致“人”重伤等,如果按照文字本身之义,“人”包括本人和他人,但如此理解就会带来逻辑上的混乱。例如,《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条件之一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很显然,此处的“死亡一人”不包括本人,因为如果本人已死亡,再规定其行为构成犯罪既无法律上的必要,也没有实际意义。从刑法的体系解释来看,同一法条或者关联法条中相同文字的内涵与外延应当是一致的。既然“死亡一人”的“人”不包括本人,那么“重伤三人”的“人”也不应包括本人。同理,该法条第二款中的酒后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中的“人”也不应当包括本人。【假设3】如果你运气不好,撞到了一棵千年老树,并造***伤树毁,是否构成犯罪?答案是不确定【关键问题】交通肇事罪的标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法律观点】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关键由树木的价值决定,通过价值鉴定评估机构鉴定后,如果树的价值超过了30万,并且你又赔偿能力,则可以被刑事立案。【假设4】发生事故后,你下车观察,发现你不仅将树撞倒了,还撞到了正在树下谈情说爱的情侣,造成二人昏迷不醒,你赶紧将二人送到医院。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他有想把二人扔到荒山去的想法。如果实施了想法,会不会构成故意***?答案是有可能的【关键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220号,倪庆国交通肇事案【裁判要旨】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假设5】直觉告诉你,你不能将车上的伤者弃之荒野,你忠于自己善良的心,将伤者带到了医院,医生通知家属,家属到场后,得知是你撞的,情绪激动,愤怒的冲向你,你担心被家属打,赶紧离开现场,躲到车库厕所,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答案是不属于【关键问题】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追打而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415号,孙贤玉交通肇事案【法规检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肇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裁判要旨】判断是否属于逃逸的关键就在于准确认定肇事人离开现场的目的,如果离开现场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因惧怕受害人家属殴打而离开现场,或者因报案或抢救被害人需要而离开现场等,均不属于“逃逸”。【假设6】几分钟后,你发现医院车库厕所附近无人,你想到这正是你离开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