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倦夜杜甫阅读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倦夜杜甫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倦夜杜甫阅读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篇一:倦夜杜甫阅读答案篇二:倦夜杜甫阅读答案杜甫《倦夜》阅读练****及答案杜甫阅读下面杜甫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参考答案:(1)、(3分)(2)、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1分)。(2)、融情于景。(2分)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物我为一。(4分)篇三:倦夜杜甫阅读答案1、前三联中,哪些词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简要说明。答案:(1)首联竹凉侵卧内,写凉气渐渐侵入卧室内;野月满庭隅写月光洒满庭院:表明时已入夜。(2)颔联稀星乍有无写月升中天、群星暗淡,似有若无:重露成涓滴写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凝成的水滴不时从竹叶上滚落下来:写出夜已经深了。(3)颈联暗飞萤自照写黎明前大地渐暗,唯有萤火虫闪着微弱的光,水宿鸟相呼写水边栖宿的鸟,已经睡醒,互相呼唤着:说明天已破晓。2、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以倦夜为题,突出表现诗人为万事干戈里彻夜难眠。表达了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本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图,试分析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透过这幅秋夜图,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答:主人公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听到窗外竹叶萧萧,一会儿对着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对着旷野心事浩茫从月升到月落,诗人彻夜不眠,真可谓寂孤老倦。二:①.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答案:①.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②.从两个方面体现诗人的倦意: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三:(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题为倦夜,但全诗却有夜无倦,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4分)答案:(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全对1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1分)(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2分)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2分)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5分)诗人融情于景,通过对秋夜里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2分)写景紧扣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前六句写景勾画出一副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出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地道出了倦意。(2分)2、(6分)表达了诗人对当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