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梁凤云从家乡看中国的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学号:2011020620文化产业管理1班开门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俗称过年。民间作为盛大节日,凡外出的都要回家,合家欢聚度春节。初一早上,家家放爆竹,烧时香,打香气,敬神祗,“开财门”。忌扫地、汲水、泼水、动针剪。出门遇熟人须拱手互道“拜年”或“恭禧发财”。初二开始向亲友拜年,初四早晨送年。传统口味与习俗?在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口味稍微偏咸。从每年的腊月初起,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腌制腊肉和其它咸货。传统咸货品种有不少,比如咸鸡、咸鸭、咸鱼、萝卜干,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雪里蕻。近些年,不少人家都亲自做香肠,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传统的肥东人一到腊八就要煮腊八粥。腊八粥原料挺丰富的,有大米、糯米、红枣、花生、豇豆、红豆、南瓜······据说喝腊八粥一是为了驱寒,二是警示世人要勤俭持家。但现在许多人都不兴做腊八粥,像我们这一辈差不多不讲究喝腊八粥的习惯了。?在我们家乡,年夜饭必备四样菜,就是鸡、鱼、肉、圆。鱼又称元宝鱼,在过年里是光看不许动的,谓之年年有鱼(余)。而炸圆子作为最后一道菜上桌时要鸣放鞭炮,表示圆席。一家老小起立,相互碰杯以示祝福。?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誉的石塘“驴巴”,堪称饮誉华夏的一道名点。因虞姬得名说? 相传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垓下,洒泪别姬(虞姬桥、虞姬墓传说在肥东)。姬等被汉兵追至今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求食于一蹄角行(从事牲畜买卖和肉食加工出售)主,店主怜之,以锅中卤煮之熟驴肉配料与之,姬等果腹以为美食,罢,又遁去。未几,为追兵所杀,姬之尸首随水淌于一石桥下被阻(“石塘”地名因此取之谐音而得之),美人虽去,而“驴巴”因了美人香名,口口相传,口耳相传,成为地方名产。? 安徽省肥东石塘镇有一特产——石塘驴巴。巴,肥东方言就是“精巴巴的”,“驴巴”意为驴身上的瘦肉。商旅发明说? 史料记载,隋唐时期石塘乃水陆重地,一些商人的驮驴因长期役用衰老,常在石塘宰杀换驴,由此石塘就有了驴巴这道名菜,该菜宋朝更被包拯举荐为贡品。节庆?撮镇玩龙灯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清朝慈禧掌权,天下大乱,连年灾害,东大山洪水爆发,有九条龙顺水而下,其中一条龙在斩龙岗被斩,剩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来到撮镇,在马桥河避难,善良的先人们发现后派人轮流看护,不让其再被害,后玉皇大帝算到这两条龙正在落难,便下旨救回天庭,临行前两条龙为答谢百姓的救命之恩吸干了撮镇洪水,使庄稼大获丰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条龙便玩起了龙灯,祈求风调雨顺。?表演内容、形式及特点?龙灯一般为春节期间表演(特殊情况例外)以烘托节日气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目的。龙灯由两条龙组成,一条青龙,一条黄龙,当地说法:青龙为公,黄龙为母,一般有九、十三、二十一、二十五节,长约20米至50米(视情而定)?一般玩灯的年份,家家户户都自觉自愿扎制各式彩灯(如十二生肖灯、六角灯、花卉灯等)相配合,谁家扎制的灯多、样式新说明重视程度高、人丁兴旺、家庭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