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零售业将大浪淘沙3.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零售业将大浪淘沙3.doc

上传人:dsjy2351 2020/2/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零售业将大浪淘沙3.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有钢中国零售业大浪淘沙在即,企业必须改变过去十年来的增长模式。过去十多年里,多个现代零售业态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但这种快速发展是基于一种简单的业态引进、开店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时至今日,这种增长模式已缺乏动力。如何打破困局,探索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模式并寻求创新发展机遇,已成为对每一家领先零售商都棘手的战略难题。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陈有钢分析了中国零售业竞争环境的独特性和零售商目前面临的瓶颈挑战,从加快并购步伐、开拓创新标准业态模式和努力提升运营能力等方面探讨了零售企业能在大浪淘沙后仍“显英雄本色”的策略。中外史无前例的竞争环境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从未遭遇过的特殊挑战。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集聚了世界上所有知名的、在运营上素质上最强的零售商。比如,在美国,基本上是美国的零售商在互相竞争,不会有家乐福到美国市场去。但世界上的这些强势零售商统统都涌到中国来了,在同一个市场里竞争。这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都没有看到过的情况。中国这个市场非但有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国营企业,还有非常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零售商,所以,中国的零售业竞争可能比世界上大多数其他零售市场都要激烈得多。三大发展瓶颈独特的竞争环境也使零售商们都受到了类似的瓶颈制约。以食品零售业为例,不论大卖场、超市或是便利店,三大业态在门店总数和总销售收入方面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发展势头。但除大卖场外,食品零售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却没有显著上升,店效和平效水平与五年前基本持平。目前,领先的零售商普遍面临三大发展瓶颈: 其一,现有业态在一、二线城市已趋饱和。在一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和居住密集区,百货店、超市、便利店和其他卖场鳞次栉比。甚至在杭州、武汉、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每千人所拥有的卖场数量也已超过了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密度。但与之相对的却是市场集中度仍非常低,零售商很难同时兼顾全国布局和区域领先。在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前五大零售商要占全国整体食品零售总额的一半左右,英、德、法三国都达到或接近60%。%,前十大加总也不到10%。中国食品零售行业仍处于区域格局为主导的分散竞争状态。像沃尔玛、家乐福这类全国领先的大卖场在江苏、山东、山西等省份所拥有的门店数远远不及像时代、利群、美特好这样的当地市场领导者。其二,不同级别的城市差异较大,在低线级城市难以实现“标准型”的业态复制,扩张乏力。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成熟运作多年的门店类型,往往较难在三、四线城市生根开花,平效一般仅为一线城市的50-80%,有的甚至经过多年调整还不能盈利。如何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实现经济性经营管理,不仅是食品零售企业面对的难题,也是百货店、家电、服装等各类零售业态共同面临的挑战。其三,中国市场纷繁复杂,无法用一个全国统一、简单放大的系统去管理不同的地区市场。下述四方面的困难加剧了这种复杂性。(1)消费者的地区性差异明显:我们的年度消费者调查显示,在主导消费行为差异的各项重要因素中,地区差异的影响超过城市层级、收入水平等关键主导因素。多家国际消费品公司一致认为,中国市场的复杂程度抵得上国外十数个国家的总和。(2)供应商和物流体系分散:除家电等个别消费品类别,中国绝大多数的消费品市场目前仍需面对极为分散的供应商体系。在食品零售行业,真正的全国供应商不足50家,且总部对各地销售分公司、分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