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幼儿园——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doc

格式:doc   大小:2,24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园——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1 2020/2/3 文件大小:2.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园——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园——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庄慎(建筑学报) 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 / 庄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2014-02-25 《建筑学报》鸟瞰设计单位/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庄慎任皓华霞虹地点/上海设计/2010年/竣工/2013年室内楼梯幼儿活动的容器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设计文/ 华霞虹 庄慎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是一座15班的标准公立幼儿园,由政府投资兴建后移交给教育局,用地按市政规划最小指标配置,基地南临城市干道,东为非景观性河道,西接高层住宅区,北面拟建另一座私立幼儿园。无论从基地面积、周边环境还是确定的使用方可能带来的独特功能和教育理念各方面来看,该项目并无太多特殊点可拿来做文章。 在笔者看来,对于幼儿园设计,愉悦的形象是重要的,安全、健康、充满关怀、富有活力的使用空间则更为重要,而创新的使用空间自然会带来新颖的形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基地来优化各类使用空间的品质是双丁路幼儿园设计的主要出发点。设计模型1 建筑场地景观融合式设计国内幼儿园规划通常采用建筑和场地分离的模式:主体建筑3层高,南面尽可能多地留出活动场地和绿化景观。不过这种布局至少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活动场地面积有限,功能区划分过于拘谨;第二,除首层外,其他楼层活动室与集中场地相隔离;第三,,3层楼形成的近12m高的建筑体量和场地围合界面尺度太大。 双丁路幼儿园的设计策略是:采用聚合而非分离的布局模式,将建筑、场地与景观作整体融合式设计。这不仅能实现活动场地的最大化,还有利于形成儿童学****生活、活动交融穿插的新天地。入口广场及通往活动平台的大楼梯各层平台上多样的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将大面积的室外集中活动区从地面层上移至首层屋面。除了必要的入口广场、服务兼消防车道以及回车场外,所有的基地面积都被用来构筑一个安全而丰富的幼儿活动容器。3层高的主体建筑贴紧基地北边布置,首层设各类专用教室、教师和服务用房,2、3层是9个幼儿班全部朝南的活动单元,每层南面还通过退台形成了分班活动场地。主体建筑南面贴着宽扁的一层体量,用以布置5个托儿班、1个早教班和1个多功能活动室,低幼儿可方便进出,其上屋顶就是全园集中活动场地。首层活动单元的南面分别设有一座椭圆形的庭院,这既满足了日照要求,又创造了安全而私密的分班户外空间,使内部活动单元得以自然延伸和扩大,还同屋顶场地形成了互相观望的态势。这片利用首层屋顶创造的活动场地至少具有3个优点:第一,(超过3800㎡);第二,因为处于中间高度,跟上下层面仅需一层楼梯就可顺畅连接;第三,与所有室外活动场地直接毗邻的建筑界面均为一层高,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在平台上活动视野开阔小朋友在平台上玩耍更进一步,设计者还创造了一片连续而有趣的微地形,将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跟基地内外的城市空间联成一个整体。具体来说是建筑体量南面的场地在竖向上被平均分割成为3组,每组由一斜一平两片东西向延展的草坡构成,这一区域用于种植四季树木,布置沙坑水池、旗杆、种植园和其他趣味活动设施。这段微地形的草坡,其顶部设计与2层硬质场地无缝连接,底部则与双丁路北面的绿化隔离带连为一体,每组坡地高差统一为1m。建筑师脑海里的场景是:阳光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这高高低低,不同材质的场地上自由地奔跑、嬉戏、躺着晒日光浴。整座幼儿园体量和空间从北面最高处层层跌落,直到城市道路,仿佛是一片朝向南面折叠挂下的彩色大毛毯,承载并呵护着孩子们的活动和梦想。而在不同楼层的孩子,其视线还可以穿过层层叠叠的彩色圆钢栏杆和疏密交织的树枝,一直抵达城市的车水马龙和远处的风景。奇妙的关系就此产生了:通常相当封闭的幼儿园获得了某种罕见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然而因为场地全部是抬高的,又不会丧失应有的安全感。层次丰富的微地形集中活动场地此外,在这片构成活动平台的厚厚基座内部,同样有着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与活动的交融。比如最南面3个活动单元,从庭院里可以顺着一座弧形楼梯上到邻近的草坡上。而大活动室外的庭院则是一座与草坡相连的露台小剧场。首层体量虽然直接对外的界面长度有限,但因为中间挖出了多个庭院,大大地增加了自然采光和通风面积。而且活动单元沿走廊的边界都采用玻璃围合,这样,在不规则的走廊里行走时,不时有阳光撒入,能看到听到活动室和庭院内孩子的嬉戏,自然会感受到空间的通透性和连续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构造方便,首层活动用房及外部庭院采用的都是多边形,而2层平台上围合的栏杆却采用了更加顺畅安全的椭圆形,且并非与多边形内切或是外切而是略有放大,以利于采光,这样一来就在庭院的内沿形成了很多不规则的小平台。再加上活动平台的构造比一般屋顶高出近30cm,按照规范设计的圆钢栏杆那11cm的间距,实际上正好适合幼儿将小腿伸进去,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