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2/3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锡矿山矿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研究锡矿山锑矿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矿山乡境内,矿区距冷水江市中心13km,市内有湘黔铁路和312国道通过,交通便利。矿区地形总的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升高,最高峰是岳高岭,,最低处为南边玄山溪出口处,标高220m。,,由于区内沟谷发育和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貌形态属构造剥蚀及局部堆积地形。本区位于湘中北部涟源盆地,前泥盆系地层(ptbn—s1)出露于盆地四周,内部为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分布,总厚度近20km。锡矿山位于盆地的中部,其南部有白马山—龙山东西构造带,北为冷家溪—九岭东西向构造带,东为株洲—衡阳华夏新华夏构造带,西为雪峰山华夏新华夏构造带,它们构成了湘中盆地,北北东向的城步—桃江深大断裂通过矿田西侧,并与北西向的双峰—涟源隐伏断裂交汇于矿田南部,为成矿提供了优越的区域构造条件。区域岩浆岩广泛发育,矿田北有沩山岩体,南有白马山复式岩体,南西有龙源花岗岩体,北西还有大神山花岗岩体,除龙源花岗岩体距矿田较近(30km)外,其它岩体距矿田均达50km以上。一、地层地层划分从1934,1984年,经五次修订,现已基本与区域地层配套。矿田出露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地层,深部经坑道和钻探揭露,见到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地层。将含矿岩系分述如下: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为厚—巨厚层状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见于南矿飞水岩深部坑道中(已揭露厚度约250m)。在f75下盘与其上部灰岩交汇部位有较好的?号矿体产出。佘田桥组(d3s):为矿田出露最老之地层。自上而下分为页岩段(d3s3),灰岩段(d3s2)和砂岩段(d3s1)。页岩段(d3s3):岩性与上覆地层相近,地表和浅部为薄层页岩,中部多为泥晶灰岩夹页岩互层,平均厚54m,矿田深部厚度增大至100余m,在其上下部各出现一层生物灰岩,厚度分别为5,10m、10,20m,在构造发育部位有时被硅化(局部矿化达2%左右),易与含矿层系混淆。底部为浅黄带灰色薄层页岩,厚7,10m,作为与上覆地层划分的标志,以往对本段岩相变化注意不够,存在分层不准确的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灰岩段(d3s2):为矿田主要含矿地层,,又可分为四小段、二十七小层,其奇数层为灰岩或砂岩,有利于硅化和成矿,偶数层多为页岩,不易硅化,起遮挡作用。第四小段为灰岩,生物灰岩夹页岩,盛产珊瑚、腕足类化石,,为?号矿体的赋存层位。对应于二十七小层中的d3s2,1,d3s2-6,南矿?号矿体主要产于d3s2-1要产于d3s2-3第三小段:为一套微晶灰岩夹薄层钙质砂岩韵律层,中部为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呈书页状,下部为瘤状灰岩,底部为黑色页岩,,为?号矿体的赋矿层位,对应于d3s2-7d3s2-10d3s2-7第二小段:上部为厚层状灰岩或瘤状灰岩,中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夹粉砂岩,底部为薄层灰岩与砂质页岩互层,,对应于d3s2-11d3s2-16第一小段:顶部见同生角砾状灰岩,中部以厚层状灰岩为主,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或砂质页岩,缝合线构造发育。下部为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对应于d3s2-17d3s2-27上述一至二小段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