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独坐敬亭山.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独坐敬亭山.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独坐敬亭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坐敬亭山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一)导入课题,揭题。1、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学****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1)把诗读通读顺。(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三)再读,感悟诗意。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结合版书:鸟飞尽云独闲孤单寂寞山相对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四)朗读,背诵。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2、配乐朗读朗读。3、指名读。4、学生齐读。5、背诵。(五)扩展。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3、交流。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鸟飞尽云独闲孤独寂寞山相对望洞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个字,正确认读,个多音字“磨”。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思路】,、以学过的古诗导入。,、组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