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羁旅思乡诗.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羁旅思乡诗.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羁旅思乡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羁旅思乡诗(一)主要表达思想情感1、旅途的辛酸、艰难、劳顿,漂泊不定的苦楚;2、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3、面对异乡景物,思念家乡的风土风俗,一草一木;4、怀念家乡的亲人,感念父母关切之情的无微不至、深厚绵长;5、为官位世情羁绊,有家难归的无奈;6、春光短暂,年华老去的悲凉感慨;7、仕途坎坷的,壮志难酬悲愤;8、客居他乡,久别重逢的复杂矛盾心情;9、烽火战乱中对家人安危的担忧,牵挂;10、路远山遥,传书不达,音信不通的思念;11、谪居蛮荒,对客死他乡的担忧;12、对朋友可以归乡的羡慕和自己仍羁留在外的无奈;13、边关、战场、沦陷地等特殊境地对难以生还故土的忧虑和辛酸;14、闺中之女子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15、有时写两地甚至是多地的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16、佳节思亲,渴望团聚或者祝福平安;17、诗中往往包含怀才不遇,年华老去,功业难成的感慨和愤懑等。(二)常见意象月、杜鹃、鹧鸪、鸿雁、船、浮萍、飞蓬、沙鸥、飘蓬、秋风、梧桐、浮云、日暮、流水、双鲤、牛羊、阳关、折柳、小楼、西楼、关山、天涯、孤灯、笛、角、砧声、寒鸦。(三)常见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以景结情、意象罗列、渲染、对比、烘托、虚写、想象、细节描写、比喻、拟人、从对方入笔、从双方着笔等。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常见抒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填空,感受诗中表达的丰富情感。登原州城呈张贲[bì]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答: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杜审言:初唐中原人。唐高宗咸亨年间进士,一生诗名甚高而仕途失意。做此诗时任江阴县丞,宦游江南已近二十年。(1)“偏惊”意为“最惊”,请细味全诗,概述“偏惊”二字在结构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答:“偏惊”二字,既与上文“独有”二字呼应,指出“偏惊”缘自宦游人的特殊境遇;又总引下文对江南春景的描写。“惊”为凝情之笔。不独是惊讶之色,亦是内心的惊惕。它源于思乡之痛和仕途的失意。(要点:呼应上文“独有”,总引下文描写;表达思归失意之情。)3、(20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