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个人工作总结)硕士研究生三年个人总结导读:硕士研究生三年个人总结三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值此毕业之季,撰写个人总结,顺之天理,亦顺之人情,不可不明诚也。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谚语有之曰:“,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值此毕业之季,撰写个人总结,顺之天理,亦顺之人情,不可不明诚也。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谚语有之曰:“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有一位学者常对他的学生说:“研究生三年,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回顾三载读研生涯,我本人亦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感触之深,收获之大,恐不能依托言语表达。若必言之,暂且总结为以下六点:l一、学会了读书——形成了文本本位的读书观l二、明白了什么是真问题——形成了实在论的真理观学会读书之后,也就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我们看不到;问题是有待要解决的,尽管我们摸不着。文本本位的读书方式,似乎必然引申出对真问题的认识;相反,读者本位的读书方式,恐怕只能导致一些自己构建的或者假想的假问题。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理论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并能够通过符号世界对物质世界发生作用——前者表明了做研究之依托,后者表明了做研究之意义。在三年的研究生训练中,我逐渐形成了构建主义基础上的实在论的真理观。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构建的,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文化或文明更是构建的;然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我们的研究不能活在真空中,我们只能通过研究对我们的环境进行逐步改变。但是,在我们已经身处其中的被构建出来的文化中,知识具有实在性和独立性,发现一个知识体系内部或者各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便发现了真问题,能够解决这些知识冲突,也便就解决了一个学术问题。尽管我的真理观或许还会变,但至少目前我信奉它。l三、学会了做学问——形成了以小见大的研究观思,是无限的;但行,是有限的。思之无限,经常致使我们心猿意马,迷恋于那些大而无当的大问题,这也是人类理性的一种本性;然而,行之有限,却时常告诉我们,感性和幻想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