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doc

格式:doc   大小:42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2/6 文件大小:4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城市建设学院张兆庆20134500303城市建设学院朱琳20134500301城市建设学院李兴粮20134680104承诺书我们完全明白数学建模竞赛规则,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参赛组别(本科或研究生):本科生参赛报名号为:参赛队员(签名):学院学号联系电话QQ号队员1:城市建设学院201345003031378773037**********队员2:城市建设学院2013450030113787737531760420615队员3:城市建设学院20134680104131871645361441901212适合我校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模型设计摘要本文对我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问题进行探讨。对于评价体系问题,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来解决现有评价体系不科学的问题。模型Ⅰ权重分配模型模型以现有评价指标分配不合理为出发点,以更改部分指标比重、突出重点为目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对模型进行权重分析,再通过改变相对重要性对权重进行灵敏性分析,提出合适的权重分配模型。模型Ⅱ模糊评价模型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所建模型与现有模型进行比较,在分配分数值时考虑灵敏性和“凑整”对实际评价的影响,验证了新建的评价制度要优于现有的评价制度。(新评价制度详见表9)本文的亮点在于:由于高校教学评估属于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对其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将定性描述与定量计算有效的结合起来。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模型的建立,参考《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指标权重,对评估体系进行比重重新分配,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以及方案的优化,使模型的结论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估所要评估的对象,也更加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归一化分析,一致性分析,,我校现有教学评估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管理人员测评四个一级指标。根据《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我校教师课程考核方法为:总分100分,其中学生评价占60%,同行评价占10%,教学督导评价占20%,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占10%[1]。对于现采用的方法有老师指出不科学、不合理,有教师上课管的严,教学能力确实不错但是最终评分等级低。故需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案。: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代号评价指标指标描述A教学态度(20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10分)教学态度认真,课外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认真负责,遵守教学纪律(10分)B教学内容(20分)教材和推荐的参考书适合学生学****和使用(10分)教学内容充实,难度、深度适合学生的学****能力水平,注重知识更新,紧跟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10分)C教学方法(30分)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10分)板书和示范设计合理、规范,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数字手段(10分)讲课思路清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创新和实践(10分)D教学效果(30分)学****情绪饱满,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10分)理解和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10分)通过该课程的学****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10分)分析表格得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各影响因素的比重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因人而异的。:如表一若各影响因素比重相等即均为10分,个案分析仅从A、B两项指标对不同教师进行评价,但其结果仍具有其代表意义。表2:个案分析统计教师序号及得分AB总分188652724698273686727分析:虽然由结果知在各项均为10分的情况下,三位老师的总分均为27分,也就是说三位老师的所属的评价等级是一样的;再逐个分析三位老师的成绩,不难发现,1号老师在A项即教学态度方面做的不错,但是教学内容方面则有所欠缺,2号老师则与1号老师截然相反,教学内容方面远比教学态度方面要做得好,最后分析3号老师,同样的总分,但其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相对平均。显而易见,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强项,这位擅长与学生相处,另一位擅长于教学;这样的评价对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利的,我们应该重新调各个指标所占的比重,强调某些部分,而并非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