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唱读.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唱读.docx

上传人:2024678321 2020/2/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唱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唱读【内容摘要】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 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了课文角色,同学们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而且“唱读”最容易在齐读中表现出来,只要有一个孩子大声“唱”,就会影响到其它孩子。【关键词】唱读 腔调 经验教训 朗读太和县倪邱镇绳庄小学:孙瑞2014 年3月浅谈唱读【内容摘要】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了课文角色,同学们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而且“唱读”最容易在齐读中表现出来,只要有一个孩子大声“唱”,就会影响到其它孩子。【关键词】唱读 腔调 经验教训 朗读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农村的小学生,朗读的最大一个缺点就是爱“唱读”。 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字一顿,拖声呀气地“唱”那才叫“读书”。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 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其“唱”完的结果是:虽然会唱,但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 甚至个别跟“唱”的“南郭先生”连生字生词都不认识。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前班时已按“唱读”,老师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自动地按照他们心中的儿歌模式拖腔拉调地“唱”,因此,“唱读”是培养良好诵读习惯的最大敌人。我在帮助学生克服“唱读”习惯时,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很自然地避免唱读,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中,读到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到高兴的情感;读到小白兔家着火时,引导孩子们体会到着急的心情;读到雪孩子因为救小白兔而牺牲的时候,引导孩子体会到悲伤的心情。有了对这多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会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二、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了课文角色,同学们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三、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