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地理水平测试基础知识过关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理水平测试基础知识过关答案...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2/7 文件大小:2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理水平测试基础知识过关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理水平测试基础知识过关姓名:班别学号第一部分宇宙中的地球二、知识结构知识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的形成: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主要组成:恒星等较大天体银河系及河外星系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总星系:可见宇宙组成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和地月系行星:包括大行星和小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地月系:组成地球和月球普通性:太阳系一颗行星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①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有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有液态水知识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生存和繁衍提供光、热、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大气、水体运动提供动力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影响气候,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光球层:黑子产生极光色球层:耀斑日冕层:太阳风知识点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传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处处相等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h)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转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回归年(365d48m46s) 意义:自转昼夜交替、地方时产生、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公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成因:昼夜更替、地方时、四季更替影响: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计算:简单的区时计算方法:1、确定两地的位置关系;2、东加西减知识点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岩石圈:结构: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组成。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结构: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地壳结构的特点:固体外壳,厚度不同,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大气圈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组成垂直分层结构:对流层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高;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高层大气特点:气压低,密度小,有电离层水圈组成: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组成特点:连续性水圈主体:海洋水,淡水主体:冰川五、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组成:(1)岩浆岩,代表岩石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2)沉积岩,代表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3)变质岩,代表岩石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作用甲沉积岩乙变质岩丙岩浆丁岩浆岩A变质作用B外力作用C冷凝作用D重熔E变质作用六、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皱褶、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形成基本单元岩层形态地貌形态褶皱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背斜上拱山岭、山谷向斜下凹山谷、山岭断层岩层受水平挤压力或张力发生断裂错位地垒上升山岭、高原地堑下降山谷、平原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分布地区作用形式地貌类型典型地貌流水作用湿润地区沉积作用冲积扇、三角洲、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侵蚀作用溶蚀作用V形谷雅鲁藏布江谷地峡谷三峡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石林风力作用干旱地区沉积作用风积地貌沙丘、沙龙侵蚀作用风蚀地貌蘑菇石、雅丹地貌冰川作用高纬地区侵蚀作用冰蚀地貌冰斗、角峰海浪作用沿海地区侵蚀作用海蚀地貌海石柱、岬角七、大气受热过程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解释保温原理: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效果。案例: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晚上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效果差,温度低,易出现霜冻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埂上放烟雾驱赶昨夜的寒气?可以强大气的逆辐射,增强保温效果。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热力环流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在下图上标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的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1)季风是指盛行风向随季节做有规律变化的风(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3)亚洲东部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因为它处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4)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3、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