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课堂观察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7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课堂观察手册.docx

上传人:diqiuren3210 2020/2/7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课堂观察手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历史课堂观察手册(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方地位平等,是学术探讨活动,是非奖惩性的。•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专业发展,是发展性的。不是为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改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是建设性的。•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共同探讨,观察的收益是双向的,是互惠性的。,自我意识得到加强。认为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受到鼓舞。认为是积极的、有帮助的,能改善教学方法。欢迎仔细地听课,自信心得到加强。。搜集和积累微观资料,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获得教和学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实际讨论中心。获得实践知识,汲取改进自己教学的方法技能。,反对“只重听课数量,不重听课质量”任务化做法。要比较全面了解本节课的前后关系,反对推门听课,随心所欲。要注重教学细节,排除课堂的复杂性干扰,提高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要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仔细思考,深入底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要防止先入为主、光环效应、学习中心,拒绝假话,反对即兴点评、话语霸权。要防止将教师的课堂行为划分成若干等级,给教师分出三六九等,互相攀比。允许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各种观察方式的存在。6.《课堂观察手册》的作用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课堂行为研究提供一个观察、理解、描述、反省支架。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导、教研组活动、课堂文化创造提供一个话语体系。,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对课堂分析缺少概念的框架,就可能不理解课堂行为。•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教学传统建立四维视阈/框架,关注教学现场的关键和细节,进行非结构性、开放式观察。——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师教学——教师技艺(怎么教)学生学习——有效学习(怎么学)课堂文化——文化氛围(怎么样):学生学习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追求:有效观察点设置:.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观察指标: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