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单车川藏骑行攻略.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单车川藏骑行攻略.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20/2/9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单车川藏骑行攻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自行车的选择与配件由于自行车是旅游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旅游的成败与自行车的好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由于川藏南线(318国道)的路况时好时坏,上坡下行,所以一定得选择圈为26的山地车(根据高矮再确定车架的型号),24的圈小骑行起来速度跟不上且累。为了方便一路的维修(如车座的升降及换补车胎),最好选用(配)快拆型的山地车。一路上,自行车最容易出的问题是爆胎、刹车皮与刹车线的更换、变速器不到位、断链条(断链条的可能性不大,也不排除)等。所以,出发时,要携带最常用的修理工具及换配零件:活动扳手一把;螺丝刀大小各一把;调节辐条松紧的钢环一个;补胎用的胶水、补丁(10个就差不多了)、锉刀皮;钳子一把;打气筒很显然也是必须的(便捷式的最好);内六角一套(主要用于调刹车线等);接链器;另外,至少要有两条备用内胎、四个刹车皮、长短刹车线各一根;变速线一根、机油一小瓶(链条与刹车线的润滑);橡皮绑带2根(如果用绳子扎行李肯定会松)等等。在修理工具上,最好选用便捷式的自行车修理工具,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工具齐(一般自行车专卖店有售,成都的西玉龙街是专业的自行车商业街)。无论骑颠簸的土路还是平坦的公路都要记住每天检修一次车,主要是检查各处的螺丝有没有松动,螺丝在路上掉了就惨啦!在去西藏之前建议选进行几次或多次适应性骑行拉练。一是新车磨合,二是体力训练。二、骑车技术有自行车旅游特别是长途旅游,掌握好自行车技术是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体力,保证安全。自行车车座的调整,是自行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行车车座应调整到什么高度为最佳呢?一般说来,以车座较低并有5-10度的后倾最便于长途旅游。因为低车座好处很多:一是低车座蹬车灵活,可用脚的不同部位轮流用力,这样可使脚的各种肌肉轮流休息,延长耐久长;二是车座低,人的位置相对降低,可减少空气阻力,也便于伏在车把上,改进空气流张;三是车座低,微后倾,可使身体挺直,臀部受力均匀,减少疲劳感,同时又可减轻双臂的负担,保护手腕;四是车座低于有利于安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双腿伸直便可着地,这样可避免造成危险。因此,旅游时对车座的调整,应以低车座为最佳,这对保持体力、速度、耐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此外,自行车旅游选择好适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在体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条件下的长途旅游,速度应保持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体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时20公里,爬行上山时有时只有几公里的时速。自行车旅游贵在根据自已的体力保持适当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劲拼命骑,没劲步步停的现象。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二至三个小时一次,不要想停就停,应坚持到时间或预定地点再休息。在特殊的道路条件下行行车,适当地掌握行车速度更为重要。无论是山间小路,还是又长又陡的下坡道,车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应因地制宜选择速度。一定注意安全,前后两后两辆车一定得保持距离。自行车旅行也会出事故,所以要时刻注意安全。有人总结出“三要”、“三不要”。一要结伴而行;二要精神集中;三要靠边行车。一不要抢路,尤其是不要和汽车抢路,以免出事;二不要逞强,如上坡时用力过猛易拉断链条,下坡时不捏闸易失去控制而酿成大祸,弯路上不减速易冲出路面;三不要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外出旅行,路面情况你不熟悉,尤其山区,道路弯曲多险段,最易发生事故。在骑行练****中,一要练****耐力,二要练****爆发力。耐力就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