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一日生活常规.ppt

格式:ppt   大小:9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日生活常规.ppt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0/2/10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日生活常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及细则育才樱花幼儿园——许秋月什么是常规? 什么幼儿园生活常规?常规就是经常遵守的行为与规范教师在幼儿园中照顾幼儿的生活中经常遵守的行为规范。一日生活包含的内容上午1、晨间活动2、早餐3、早操4、教学活动5、入厕盥洗等预备活动6、餐前活动(过度环节)7、中餐下午1、午睡与起床2、加点水果等3、教学活动4、餐前准备5、晚餐6、离园准备7、离园教师在幼儿园中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常规工作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晨间活动时间幼儿常规主班教师常规保育老师常规7:30—8:101、幼儿衣着整洁,愉快来园,接受晨检。2、有礼貌的问好,主动与家长说再见。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4、进入教室前,能更换鞋子,整理好自己的衣帽、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5、进教室后,先洗手,、开窗通风,擦桌子、窗台,打扫室内外卫生。2、检查所有安全设施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并清洁每个区域的学****材料3、精神饱满的接待幼儿和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记录好家长交代的事情。1、开窗通风,擦地,擦拭幼儿桌椅2、准备幼儿水杯、毛巾及饮用水3、整理幼儿衣物4、做好餐前的消毒工作。取餐、分餐盥洗与餐前准备时间幼儿常规主班教师常规保育员生活常规8:10—8:20(1)先入厕再洗手。(2)随盥洗随就餐1、根据当日食谱进行餐前教育。2、提出洗手要求,分组洗手。(吃饭慢的幼儿先洗手)(1)先入厕再洗手。(2)先卷袖子再洗手(3)不推不挤轮流洗手3、关注幼儿盥洗情况进行随机教育。4、待幼儿盥洗完毕后,用干拖把擦地,保持地面干爽,确保幼儿安全。5、用香皂洗手与保育员共同照顾幼儿用餐协助主班教师播放适合进餐的背景音乐。2、洗手拿饭分饭菜(先分主食、再分稀粥或牛奶,少盛勤添)。3、配合主班教师督促先洗完手的幼儿尽快入座进餐。早餐时间幼儿常规主班教师常规保育老师常规8:20—8:501、心情愉快的进餐,2、正确使用餐具3、咽下最后一口饭菜后,能按顺序收放餐盘。4、正确擦嘴,双手拿住餐巾,从嘴角边向中间擦,对折餐巾重复一遍。1、进餐时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创设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2、关注幼儿进餐3、引导吃完饭的幼儿进行餐后活动或区域活动。4、关注到所有幼儿,(吃晚饭的、区域游戏的)1、饭前提醒幼儿按要求洗手。2、按时开饭,不提前也不滞后3、注意饭菜的温度,做好冬季保暖、夏季降温。早操时间幼儿常规主班教师常规保育教师常规9:00—9:301、情绪愉快,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集体活动时,能遵守规则。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学会轮流、等待、谦让。3、分散活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猛跑,不相撞,不乱投掷,不做危险的动作。4、能爱护体育器械,活动结束后能把玩具收好,并归位。1、结合季节特点和活动量指导幼儿调整服装、入厕,准备户外活动。3、能观察巡视全体幼儿游戏情况,关注个别幼儿(体弱、能力差),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捕捉教育信息,随机教育,能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兴趣及时调整活动材料、内容、场地,鼓励幼儿选择各种玩具教材,指导幼儿提高游戏水平(如合作好、新玩法、安全性)根据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评价。教师要求:(1)着装适于运动;表情自然;口令清楚并有感召力、声音洪亮;动作规范有力。(2)教师清楚动作要领;指导语尊重幼儿,并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健康的环境;注意观察和照顾每一位幼儿,并做出相应的指导、帮助;指导语精炼、准确、直观。1、了解主班教师户外活动计划、内容与要求。在主班教师指导下检查场地安全,与值日生一起准备户外玩具,并放在指定位置。2、协助主班教师检查幼儿服装,清点人数,带上毛巾和卫生纸备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3、外出前开窗通风。4、准备下一环节工作,如打水、餐桌值日等工作。接药服药、加点时间幼儿常规主班教师常规保育员生活常规9:30—— 9:50需要服药的幼儿取杯、接水、到指定地点坐好准备服药。指导保育员按服药要求给幼儿服药严格按照服药要求,组织幼儿有序服药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幼儿常规主班教师常规保育员生活常规9:50—10:501、积极参与活动,学****兴趣高,思维活跃,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一定的创造性。2、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大胆表达,有良好的学********惯。1、对不同水平和不同学****风格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学****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个性化的引导语进行引导。2、接纳不同幼儿的观点,鼓励幼儿敢于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表现,但同时要学会欣赏同伴的优点,自己对比寻找差距。3、做好教师群体的配合工作,带着共同的目标,分别关注不同的幼儿,保证所有幼儿都能被教师观察到,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4、及时、敏锐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状态、积极参与程度,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反映。5、活动后依据幼儿的表现及时总结反思,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有价值的经验及时记录并进行理论提升,设计延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