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组成。其中角质形成细胞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分为5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成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包括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其中以纤维成分为主,纤维之间有少量基质和细胞成分。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肌膜等组织相连,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皮肤的附属器官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皮肤学-皮肤的功能保护,吸收、感觉、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新陈代谢皮肤的屏障功能一、物理性损伤的防护二、化学性刺激的防护三、微生物的防御作用四、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吸收:1、角质层(此为主要途径)2、毛囊、皮脂腺3、汗管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及其通透性有关,一般而言,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局部用药后用塑料薄膜封包,药物的吸收会增高100倍,其原因就是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导致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的结果。 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完整皮肤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主要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吸收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腊.。皮肤尚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如汞、铅、砷、铜等)以及盐类。 4、外界环境因素:运动后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皮肤吸收能力增强。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感觉,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的单一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另一类是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