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庸》读书笔记xuwuyeguang《中庸》作为我国儒家经典,其主题思想是教人以中庸之道处世,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开篇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应当顺应自己的本性行为人处世,任何时候都不应当做违反自己本性的事情,在没有人的时候,要加强自己的自觉性,学会自律,修身养性,从而实现天下太平无事。开篇指明了中庸之道的原则之一:慎独自修。在现实生活中,自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他的自觉性。科学家格利雅懂得自律,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格利雅原来是瑟堡城自命不凡的花花公子,每当有舞会时是有舞必到,自然成为座上客。有一次舞会,在酒足饭饱后,大厅里奏起悠扬的乐曲。在场客人都纷纷步入舞池,翩翩起舞。格利雅环视四方,寻找自己的舞伴。他发现了一位金发女郎,于是他邀请她去跳舞,然而格利雅被一口回绝,还被说,“我最讨厌您这样的花花公子。”格利雅猛的被当头一棒,敲醒了他21年来醉生梦死的灵魂。此时,他真正感到自己生活浪荡、辜负青春的严重性。在悔恨交加之下,他给家人留下一个“你们不要来找我”的条子,便奔里昂而去。在里昂市,格利雅想进里昂大学读书。但是,由于他学业实在荒废得太多了,根本没有入学资格。然而,当好心的波韦尔教授了解到这位花花公子真正有悔悟觉醒的决心后,慷慨地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找人帮助他补习功课。这一回,格利雅动了真格,废寝忘食,发愤苦读。心诚志坚的格利雅,在两年的时间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考进了里昂大学。他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下,而是努力跟着教授学习,日以继夜地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利用他发明的试剂——格氏试剂,制备出各种有机化合物。同时,他辛勤笔耕,在短短5年内,他发表了200多篇有机化学的论文,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论文都达到了一流水平。19,格利雅又荣任母校里昂大学教授,同时主编权威著作《有机化学大全》。经过长时间的自律,长时间的坚持,19经世界化学家权威的精心评选,瑞典科学院决定授予格利雅诺贝尔化学奖,从而实现了格利雅多年来的夙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懂得自律之前的格利雅生活颓废,不思进取,邀请人跳舞还被拒绝,学会自律之后的格利雅,学术上有所成就。对比起来,学会自律,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让自己的素质提高,才能让自己有所成就,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五颜六色。正如《中庸》中所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人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切勿懈怠,懂得自律的人总能走的远一些。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又一原则。原文有“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