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4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5月第3卷第5期(下)总第29期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2012,(新疆喀什第二人民医院喀什844000)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各型护理、训练手法及日常生活护理方法指导,从而提高家长对脑瘫的正确认识,减小患儿的痛苦,对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脑性瘫痪脑瘫护理方法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小儿脑性瘫痪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L1]。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其症状在2岁以前出现。2004年我科开始收治小儿脑瘫患儿,通过良好的护理对促进康复尤为重要,现报告如下:。我科收治患儿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月一5岁,其中四肢瘫54例,偏瘫3例,截瘫3例。。静点营养脑细胞药物、功能训练l一2次,每次30—4o分钟,3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刘某,男,1岁,于2003年元月来我科就诊时发现患儿下肢肌张力高,不会走路,经过2年的功能康复后会独立行走,各功能发育正常。典型病例2:患者库某,男,3个月时发现患儿不会笑,表情淡漠,不会抬头,拇指内收,CT检查局限性脑质低密度,经过6个月的功能康复,小孩抬头好,会笑,无拇指内收,同同龄小儿发育。。因大部分维吾尔族家长在治疗1O余天后就以孩子还和以前一样为借口离院;还有因经济原因,孩子刚见效果,家长认为护士做的手法已学会,自己回去做就可以了,从而中断在医院的正规治疗与护理。,和家长取得沟通。告知家长功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小儿机体是始终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各器官、组织、系统逐渐长大并发育成熟,神经系统的发育则是小儿神经、精神、心理发育的基础,随之逐渐发育成熟,小儿的反射、运动、心理、行为等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特点和规律,掌握特点和规律对发现异常,判定异常十分重要。瘫痪症状患儿大脑病损是静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如不早期进行恰当治疗和训练,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会固定下来,同时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从而加重了智力障碍。婴幼儿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恰当的康复治疗,可获最佳效果。并且,功能训练还要融人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其训练手法包括被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较固定,主要是帮助孩子做肢体的伸展、按摩肌肉的活动,起到一个热身运动的目的,主动运动较多样,且随着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以及活动受限的部位采取不同的运动手法。例如拉起运动,主要针对抬头不稳或颈部无力的孩子。。抱患儿的同时,也刺激患儿对头部的控制能力,可以纠正患儿不正常的姿势或体位。根据不同脑瘫症型采取不同抱姿。对于年龄较小、体重较轻的患儿抱姿如下:,使其双下肢分开,髋关节充分屈曲,同时用上臂抑制患儿双上肢,防止肩与上肢向后方用力,用胸部抵住患儿头部,防止头颈后仰。此姿势不宜时间过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