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文档名称:

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

格式:ppt   大小:9,577KB   页数:1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

上传人:cjl201702 2020/2/11 文件大小:9.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乐府、歌行、宋词、律诗、元曲,本课中的诗词,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体裁,散发出各自不同的魅力。《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与战争有关,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怀古伤今,所表达的主题却是大相庭径。而《过零丁洋》则是出自民族英雄的内心呼喊。青冢(zhǒng)狗窦(dòu)旅葵(kuí)舂米(chōng)谷羹(gēng)瀚海(hàn)狐裘(qiú)锦衾(qīn)掣肘(chè)干戈(gē)寥落(liáo)潼关(tóng)宫阙(què)万兜鍪(móu)读准字音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原诗无题目,是编者加的。标题夸张地写出了从军之早。《十五从军征》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反映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北朝出现了“府兵制”。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明朝实行“卫所制”。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gēngyíchōng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zhǒngzhì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①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兔从狗窦④入,雉从梁上飞。[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①道:②冢:③累累:在路上。坟墓。连续不断的样子。④窦:洞穴。重点词语中庭生旅①谷,井上生旅葵②。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③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译文]院子里长满野谷,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①旅:②葵:③饴: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葵菜,嫩叶可以吃。送,赠送。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