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从《红楼梦》中看中外文化差异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项目年度: 2012年项目负责人: 陈竞喆(学号:32011130083)负责人院(系): 外语系专业(方向): 商务英语项目组成员: 杨亚莉、骆雪云、胡慧中、吕艺指导教师: 杨述伊教务处制二〇一二年摘要众所周知,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在中国可谓国宝级。因此,选择以《红楼梦》为主题研究中外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思考性。《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茶用语翻译以及饮食名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准确翻译这类饮词汇必须慎重考虑文化因素。本文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思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为依据,对比分析了小说中一些典型翻译实例,可以看出: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词汇语义必然打上文化烙印,隐含不同文化的内涵。语言翻译必须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信息交流,要尽可能再现源语语篇的文化信息和确保译语语篇的可读性及可接受性。关键词:红楼梦、翻译、,:ADreamofRedMansions;Thetranslation; 1目录 2引言 31略看著作名的翻译 32从诗词,茶及食物的翻译中作具体比较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引言众所周知,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压抑的情感格调、深刻强烈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个方面皆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它的出现,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在中国可谓国宝级。因此,选择以《红楼梦》为主题去研究中外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思考性及内涵性。《红楼梦》不仅在中过有深远影响,外国同样是。《红楼梦》引来世界各国的译者对此本名著进行。在我国国内对红楼进行英译版本就达十几种之多。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译法,这是由于不同文化下来自不同国家的译者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的。英语和汉语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地域、社会发展经济,金融,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对《红楼梦》进行汉英翻译成为一种极大的挑战。作为介于原作与译本读者之间的中间人,翻译工作者除了必须忠实地传递原著的语言、文化等各种信息外,同时还要兼顾读者的心理,使读者尽量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译者面对的实际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不仅要求翻译者要有广泛的文化意识和很强的文学素养,更要有正确的文化翻译观。1略看著作名的翻译著作名称的翻译往往最先反映给读者,使译者得以对著作本身进行最初的理解与认知,传递给读者以最初文学的直观感受。以下是我小组整理出的不同时代,不同译者对于翻译《红楼梦》名字翻译的统计:表1不同译者对《红楼梦》&IsabelMchugh19588ThestoryoftheStoneDavidHawkes(霍克斯)19739ADreamofRedMansions戴乃迭杨宪益1978从此表可以看出,1929年以前,大部分译者同意将红楼梦译成DreamofRedChamber。而在1958年以后,不同的笔者开始对《红楼梦》书名翻译持不同的见解。其中,通过翻译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以前的翻译是chamber,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