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关键词】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母婴保健;效果探讨□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做好产妇产后和新生儿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产妇产后和新生儿的访视可了解产妇的生理、心理、喂养及护理新生儿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健康教育指导,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利于母亲身体恢复健康。,共访视分娩出院回家休养的产妇112例,年龄在22-42岁的初产妇及经产妇。文化程度最低为小学,最高为硕士硏究生。人群包括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工薪阶层、个体户等。居住面积从20-150平方米,环境从建筑工棚至别墅不等。新生儿口5人(包括3对双胞胎)。分别在产后7天、14天、28天进行产后上门家庭访视保健服务。、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子宫复旧情况;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恶露的颜色、量、性状、气味是否正常;剖宫产者,检查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母乳喂养的体位是否正确,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報裂,乳汁量的多少、孚L腺管是否通畅等情况。□1-、面容是否红润,精神和反应状况;询问并检查黄疸程度,黄疸消退时间,皮肤有无湿疹、感染和臀红;口腔是否正常,食欲、喂养、营养及生长发育情况,大、小便及睡眠情况;脐带是否脱落,有无出血及感染。□□13访视方法访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产科及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护理理论水平;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临床工作10年以上年龄35〜45岁,独立工作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具备母乳喂养教育执照和主管护师职称,能正确评估产妇和婴儿身体和心理状况。□,均自出院起每周访视一次,平均3〜4次,访视形式采取免费上门访视或电话随访,其中电话随访率100%,上门访视率56%。如有母婴异常者,增多访视次数,凡在访视过程中发现母婴异常而无法在家中处理的,积极动员母婴回我院治疗;能在家中处理的当即行医学处理消除隐患。□2健康教育□□,风俗习惯及经济条件,年龄职业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针对访视中发现部分产妇以遵循传统〃坐月子〃的习惯,门窗紧闭,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帽子,只见面部露在外面,在〃坐月子〃内不梳头、不洗头、不洗澡等。针对这些情况,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修养环境及个人卫生对产后康复的重要性。产妇需要个冷暖适宜、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并维持室温在22〜24弋为宜。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经常通风换气,但应避免直接吹冷风。产妇出汗多,应经常用热水沐浴,但禁止盆浴避免上行感染。□□□,能量消耗大,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同时为促进乳汁分泌,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的饮食应为高蛋白的平衡饮食,不需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因产妇活动少,孕期体内储备了一定量的脂肪。但也不能过少,因为高质量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产妇应多吃汤类z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z禁忌药物。□,分娩的疲劳和痛苦,感情脆弱,依赖性增强,产后对孩子的担心,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关系的变化等因素,使一些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严重者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因此指导产妇注重休息和营养,尽快恢复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防止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发生。□,6周后采取避孕措施。告知产妇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⑴指导产妇每天给新生儿测体温2次,若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就诊。另外告知产妇每天给新生儿沐浴1次,以清洁皮肤,同时进行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有无皮疹、脓疱疮等,新生儿黄疸是否消退等。每次沐浴后把新生儿头上及身上的水擦干,尤其是皮肤皱折处,然后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抹上爽身粉。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每次沐浴后,教会产妇给新生儿进行抚触。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痛苦不适的任何疾病时,亦可出现不同形式的啼哭。如面色正常,哭声洪亮,哭久后声音逐渐变弱,哺乳后哭声立即停止,此系饥饿性啼哭。如出现烦躁而颤抖的尖声哭叫,并有难产或分娩损伤史者,常提示颅脑损伤。哭声低弱、呻吟伴有面色青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应警惕有心肺功能异常或衰竭的可能。根据哭声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