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水利法规.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利法规.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20/2/13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利法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法:新水法的特点(15分)一、以实施取水许可为重点,全面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5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要将水权管理、水量管理、水质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1、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授权的流域机构审批权限,以及其他由省规定的取水许可分级审批权限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组织实施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2、做好取水许可的年度审验工作。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3、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突出抓好以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的管理和保护工作。4、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要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发挥水资源费优化配置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5、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各流域管理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的编制工作。二、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5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节水管理的重点是建立节水制度,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1、抓紧落实《水法》规定的各项节水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在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基础上,要实施计划用水管理。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实行超计划用水或者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2、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3、要强化工业、农业、城镇生活节水管理,大力推行采用节水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产品和设备。4、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自备水源的管理。5、缺水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污水处理回用、海咸水利用、雨洪资源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三、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5分)《水法》确立了水功能区划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和入河排污口的审查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保护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是贯彻《水法》的当务之急。1、水资源保护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2、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编制完成水功能区划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按流域及行政区域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3、制定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开展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4、尽快建立以流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分级管理原则和办法。各流域管理机构要会同有关省区尽快划定流域和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功能区的分级管理范围,明确提出监督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各流域管理机构要会同有关省区尽快明确入河排污口分级管理权限,组织开展全面普查和监督管理工作。5、做好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本流域、区域的特点,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力度,改善、修复水生态系统。四、国际水法的基本原则(8分)航行自由原则:一是沿岸等的自由航行的权利;二是国际河流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但是否采用该原则,由沿岸国家共同一致作出决定,即以尊重沿岸分配水益原则:按地域、按用水量、按收益分成、按沿岸线长度等分配水权。但是,公平、合理、效率(涉及补偿)等原则的争论是很大的。无害使用原则:一个沿岸国的用水不得损害其他沿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