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瘟疫与中国.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瘟疫与中国.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20/2/1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瘟疫与中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WD:瘟疫与中国:改变华夏大历史的若干片段当曹操踌躇满志地站在赤壁矶对岸的长江边时,当崇祯帝歇斯底里地指挥抵御李自成的大军时,当爱新觉罗·玄烨懵懵懂懂地被推上太和殿的宝座时,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一个微小到看不见的主角,正左右着他们面前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改变着他们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煌煌一部人类文明史,除了征战杀伐,权谋争斗,宗教艺术,文学科技之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那就是疾病。由于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其实才是食色之外,人类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回顾中华五千年沧桑,疾病,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瘟疫,曾经无数次在有意无意之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瘟疫,是中国古人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疾病。根据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史料记载,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中国大陆爆发的较大规模瘟疫竟达700多次,中国人对瘟疫的抗争也从未停止,中华文明的历史就在这种斗争中蜿蜒前行。    早在上古时代,瘟疫就相伴于人类的左右。只不过当时人口稀少,各部族相对隔绝,疫病没有条件大范围地传播和流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瘟疫也开始深深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黄帝内经》、《吕氏春秋》以及《史记》等著作都阐述了对瘟疫防治的认识。然而在《史记》成书后的300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瘟疫降临了....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大起义爆发,各地豪强纷起,群雄逐鹿天下,大凡中国人通过小说《三国演义》对这段历史都耳熟能详。然而在胜利者的辉煌功业背后,是生灵涂炭、白骨遍野。根据官方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时,全国的在册人口是5649万;而仅仅123年之后,三国归晋时的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人口锐减至1616万左右。尽管这些不准确的数据没有包含逃亡、隐匿的人口,但是仍能反映当时人口损失的严重状况。除了连年的战争和灾荒,造成这一局面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瘟疫。三者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导演了汉末三国那一出出怵目惊心的惨剧。    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在兵戈撞击与痛哭哀号声中,当时被通称为“伤寒”(不同于现代所说的伤寒病)的瘟疫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并在汉献帝建安九年至二十四年(204年--219年)达到了高峰。当年的亲历者曹丕沉痛地回忆道:“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他提到的这四个人都位列“建安七子”,是当时著名的文学青年或文学中年,却都在建安二十二年的中原大瘟疫中染病而亡。上层文士尚且如此,下层百姓的状况可想而知。曹植在描述疠气流行时就说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对于这一幕幕惨痛的情景,曹丕和曹植的父亲有更为生动的描写。当看到曾经繁华的都城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曹操伤感不已,写下了千古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而对于他来说,瘟疫带来的痛苦只怕不比任何人少,甚至更多。    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亲率大军,和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在巨大的优势下却惨败而归。在小说家极力渲染的反间计、连环计、借东风的背后,正是由于一股并不起眼也无法控制的势力偶然站在了孙刘联军一方,胜利的天平才最终倒向他们。这支力量就是老天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