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19年扶贫调研心得体会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9年扶贫调研心得体会范文.docx

上传人:rsqcpza 2020/2/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9年扶贫调研心得体会范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9年扶贫调研心得体会扶贫工作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也是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我们需要先开展调研工作,你参加扶贫调研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过去的五年,中国有近6000万人脱贫,相当于每3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先生曾经评价说,“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在中国扶贫开发攻坚战中,教育扶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书记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走进贫困村,进入贫困户,看到那些真实的人生,我对教育精准扶贫有了更多的思考。扶贫必先识贫,分类进行教育扶贫扶贫必先识贫,分类进行教育扶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邓纯余总结道“我国教育脱贫的重点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群体:一类是城乡结构性不平等导致的教育贫困学生,包括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一类是较早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非学龄教育贫困人口,主要是高中学历以下、无技能、低技能的农村贫困青壮年和进城务工人员。”我在调研过程中,深入接触、了解了这两类人。对于如留守儿童这类教育处境不利的贫困户孩子,教育脱贫的重点是提供优质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和公平的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机会。如办好贫困地区必要的幼儿园、村小学和教学点,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保障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实现对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政策的全覆盖。对于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非适学人口,则重在从观念、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三个方面识别其学****需求,尤其是要提高其内生动力。如建立贫困地区现代农林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开展乡村旅游、生态护林等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其持续改善自身生计状况的能力;对进城农民工开展劳务输出培训,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实现脱贫举措与技能培训精准对接。教育扶贫需立足当前,面向长远教育扶贫需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只是实现义务教育并不能达到教育扶贫的目的和效率,只有通过教育扶贫切实提升贫困家庭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够面向长远。因为教育扶贫的政策设计和支持,不仅是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还要阻断贫困的代际转移。教育精准扶贫要考虑如何让这些孩子通过上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建立未来的就业能力基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如果教育扶贫仅考虑让孩子上得起学,不考虑长远,那么即使保证了义务教育,精准度和效率也达不到要求。所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激发和培育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才能提高扶贫质量,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要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