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申请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364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申请材料.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15 文件大小:3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申请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新建无性系母本园300亩;新建加工厂房及附属设施1200m2左右,安装精制加工生产线2条,配套加工设备40台;购置监测及技术培训设备20台(套);形成年处理鲜叶1200吨,生产精制绿茶300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即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本项目总投资为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9万元,建设期利息7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39万元(占全额流动资金的30%k具体投资构成是:改造现有茶园投资360万元,%;新建无性系母本园投资84万元,%;新建加工厂房及附属设施投资512万元,%;加工设备及安装投资588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7%;监测技术培训设备投资45万元,%。,%;商请银行贷款1100万元,%;申请四川省2011年外巨人”计划企业专项资金200万元,%。,年精制加工绿茶300吨,实现销售收入?240万元,企业嬴利260万元,为地方创税81万元。,年处理鲜茶叶1200吨,不仅给本县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加快我县资源优势的转变,有力的推动我县“茶叶强县”目标的早日实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岗位60个,带动1300户茶农户均年增收8600元;同时还可带动运输,服务业及包装业等行业的发展。,是一家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主及相关农产品开发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是巴中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下设通江县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三个名优茶加工厂等机构。公司拥有茶园基地20000亩(其中有机茶园2000亩,幼龄茶园3000亩),加工生产线7条,各类机械设备60余台(套),年生产加工能力700吨。现有员工145人(其中主要有高级农技师3人,中级5人,初级7人),季节性短期用工800人。公司通过了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认证体系标准组织生产,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四川省农科院茶科所的技术力量,陆续开发了“罗村”、“火天岗”两大系列十几个品种,产品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美的品质特点,是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是“纯绿色、全天然、富锌硒”健康时尚饮品。罗村商标于2007年度被评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罗村系列产品2009年被评定四川省名牌产品,先后2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各种殊荣,产品自问世以来,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公司按照“以科技为支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以茶会友,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诚等客”的经营方针,秉承“奉献,探索,科学”的茶人精神,以“罗村”品牌为载体,发展有机产品为中心,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茶叶产业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茶园基地20000亩涉及到铁溪片区的祠堂坝、刘家坪、椒园、罗村,永安片区的苏家坪、映山坪、龙虎山等地的六个村,茶农由原来的2300多户增加到7700多户。公司与茶农历时数年共同努力,艰苦创业,现已形成了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公司与茶农签订了长期的种植、销售合同,每年按计划定期给农户无偿发放肥料、发放各种茶叶书籍、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聘请茶叶专家在理论和实际的操作中对农户进行技术辅导,现在农户对茶叶的认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整个茶叶状况由过去的松散式生产转换到以公司为龙头的集约型管理模式,户均年收入由原来的2400多元增长到3600多元。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证了茶农的利益,使企业和茶农真正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种植茶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茶叶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女,现年41岁,大专,四川省通江县人,农艺师,公司总经理,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被省妇联等四部门联合授予“四川省杰出创业女性”称号,被选为省人大代表。马振友,男,现年43岁,大专,农艺师,现任通江县罗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