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_范文先生网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_范文先生网创新教育是当前热门话题。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两者如何结合?本文就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谈谈想法与看法,供研究与参考。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新中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198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