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和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环境政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掌握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及环境标准体系,掌握水、气、声、土、生态等环境要素和区域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和技术,掌握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服务与环境管理等工作储备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6学时)第一节环境第二节环境影响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依据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第六节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6学时)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第三章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6学时)第一节工程分析第二节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6学时)第一节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第二节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第三节开发活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第四节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学时)第一节大气环境污染基本概念第二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第三节开发行为对大气环境影响识别第四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3学时)第一节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第三节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第四节土壤环境影响预测第五节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3学时)第一节声环境评价基本概念第二节声环境评价的物理量第三节声环境影响评价第四节典型工程声环境评价要点第八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3学时)第一节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分类第二节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第三节固体废物的释放及迁移第四节固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五节垃圾填埋场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环境容量、清洁生产与公众参与(3学时)第一节环境容量第二节清洁生产第三节公众参与第十章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4学时)第一节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第二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风险评价第十一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3学时)第一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特点和适应范围第二节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第三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第四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求第十二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学时)第一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二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第三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全面复习,辅导与答疑(3学时)教学学时与进度安排:《环境影响评价》共3个学分,54学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序号章节学时数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6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6第三章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6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6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3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3第八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3第九章环境容量、清洁生产及公众参与3第十章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