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2/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答案】,性格坚忍不拔。手法是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解析】人物形象,一般指人物的性格精神。“赏析”,需要结合诗句阐释。答题时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①总说:概括说明诗歌塑造的形象特点。诗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②联系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前两句,外貌描写。后两句,喻诗人为终南山的“石里藤”,坚韧。“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创作背景,作者入清不仕,是对清朝统治者的反抗。就“折腰久矣谢无能”这句来说。这里用“折腰”代替“做官”,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具体回答时,先解说诗句的意思,自己不想为官了;后点明不为官的本质,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答案】文中的“烟”具有洁白、轻盈、飘渺、流动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颜色比喻成云,是因为水气自身的颜色,还因为水气是在月光普照衬托之下,更显出洁白。这不仅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同时用“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飘依无定的姿态。【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保持内在的一致。(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景色打动,勾起无边的思乡之愁,于是起身寺外,举头望天,心中泛滥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思乡怀亲之愁不免更加深挚,所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