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孔子拜师周萌长安区实验小学一、概述·三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学第五册所需课时(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学习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讨及充分的感情朗读,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和知识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分析能力。所以,对于三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已经由找出文中重点词句过渡到如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了。不但如此,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意见分歧的问题时,他们都会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讲出原因所在。可见,学生们也拥有了分析事物,辨别事物错对的一些基本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这堂课当中,我采用了“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动感的表演优美的语言抓住人,而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之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了一种纯语文的课堂。主要采用了:学生小组学习,相互讨论,感情朗读,以及赛读评价朗读,等方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这堂课需要在多媒体教师进行教学,教师徐准备好所需要的课件,学生需要带上语文课本,再查询一些关于孔子和老子的资料,对孔子和老子有个简单的了解。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复习回顾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写了我过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2、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各自回答)3、课文中还写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老子,他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生简单回答)(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师的整个过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谦虚有礼,都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⑴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⑵他们的品行又怎样?3、学前指导。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行往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言谈举止)抓住人物的言行来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一两个句子,认真地读一读,细细地体会体会。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划出让你感动的一两个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5、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